北京青年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 北京发布多条非遗旅游路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14:46

6月7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文化传承 非遗焕新”——北京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举行。现场发布了多条非遗旅游路线。

伴随着庄重、浑厚的漆园村龙鼓声,和震撼、热闹的通州运河龙灯表演,北京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发布了多条非遗旅游路线。其中,西城区的“河之端”大运河主题非遗特色游、海淀区的曹雪芹纪念馆—曹氏风筝工艺坊—稻香湖非遗科学城、顺义区的北京葫芦艺术庄园火绘葫芦体验—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平谷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金海湖—丫髻山等旅游路线颇具特色。通州区推出的非遗旅游路线以运河非遗传承项目为核心,吸引南来北往的游人感受运河烟火。

活动现场,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代表与内蒙古兴安盟的非遗传承人共同发布京蒙合作“站在草原望北京”非遗创作项目。启动仪式上,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北京市各区及社会相关单位为北京城市图书馆非遗文献馆捐赠文献资料,共同丰富非遗文献馆馆藏,更好地保存、保护、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会场还设置了北京市非遗保护成果图文展和优秀非遗作品展。北京优秀非遗作品展主要以燕京八绝为主,还有体现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的艺术创作。雕漆作品“风水石”采用大漆脱胎工艺,胎体上髹漆三百多层,经过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作品展示了古意幽趣的山水画境;京绣“八凤长马甲”融合传统与时尚,尽显东方韵味。花丝镶嵌作品再现了祈年殿富丽堂皇的面貌,祈年殿的顶和门窗大量采用花丝工艺,充分还原展现了祈年殿的细节特征。现场还设置了“北京非遗焕新购”展区。其中,“真人唐娃娃绢人手办”运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提取二维照片的面部特征,合成三维头模,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绢人工艺与3D打印技术融合,是非遗技艺与科技相互加持的成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工行北京分行积极助力“文化传承 非遗焕新”端午文化节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走进圆明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万余活动引领公众沉浸式体验“非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为期一个月、数十项精彩活动 2024大运河“开漕节”主题系列活动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2023年北京非遗符号宣传推介活动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