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考公平能否全面推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16:36

2024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开启。今年多个省市将通过启用人工智能技术设备,进行高考考场的巡航、巡查,监控考试违规行为。比如北京,今年高考的一个变化是,考场的智能巡查系统升级。视频监控识别将更加敏感,可快速识别考生疑似违规行为。任何一个小动作都有可能被识别出来。(6月6日澎湃新闻)

每年高考,防作弊都是高考保障工作重中之重。今年高考前夕,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按照惯例发布了高考提醒指出,高考考点全部配备智能安检门,考生进入考点时须通过智能安检门检测,严禁携带手机、手表、电子手环、耳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有的省份还推出“诚信考试”警示案例,帮助考生了解考场纪律。

值得注意的是,维护高考纪律的手段越来越科技化。例如很多省份都采取了智能安检门+人工安检的“双安检”模式。智能安检门本身具备高科技安检能力,而即便是人工安检,工作人员手持的金属探测仪也有科技含量。除这些安检手段外,今年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被应用到高考考场。

比如,今年北京对高考采用的智能巡查系统进行了升级,视频监控识别将更加敏感,扭头、弯腰捡东西、监考员与学生交流这类小动作都会被视频系统捕捉,可以快速识别考生疑似违规行为。再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在致考生的信中提到,高考考场启用实时智能巡查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控考试违规行为。

另外,不少地方高考考场还利用雷达探路、“猎音”戒噪,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安排无线电检测车、巡逻机器人、无人机巡逻,配发磁弹枪……即越来越多的“黑科技”都在护航高考。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高考考场,能够有效维护高考纪律和高考公平,防止个别考生利用新技术手段作弊损害高考公平。

高考作为“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不仅关乎国家考试的形象,也关系到广大考生的前途命运。过去曾出现的个别考生作弊事件,无疑损害了高考公平公正形象。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考保障工作,则有力地捍卫了“中国第一考”的公信力,这将激励更多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高考考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考监考、安检等工作人员的压力。因为考场一旦发生作弊事件,相关工作人员都难辞其咎,所以监考人员等压力较大,神经紧绷,以防作弊。当多种人工智能设备保障高考考场,可弥补人工安检、人工监考等疏漏,避免出现问题。

当然,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向善、造福社会的又一体现。虽然少数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违法作恶,但总体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利远大于弊。由此可展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硬核技术”应用于高考保障工作,当这类技术之网越织越密,未来高考作弊空间将变小甚至消失。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高考公平,目前还存在普及不到位,实施不平衡的问题。比如,北京等大城市的高考考场采用的新技术防作弊手段有很多,但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高考考场,受财力等因素影响,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很有限。这可能给作弊留下空隙,亟待全面推广“智能高考”。

文/老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浙江39.6万考生迈入高考考场 比去年略增
中国新闻网 2024-06-07
2024高考今日开考,1342万考生赶赴考场!
中国新闻网 2024-06-07
北京6.72万名考生今天高考 “一生一策”确保远郊区考生准时应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6.72万考生报名参加北京高考 全力为高考生提供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等服务保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北京:高考考生每科目开考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