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朱良启:赤水河边思今昔
作家联盟 2024-05-03 07:00

口朱良启

今年春节期间,我和妻子到贵州看望还在读博的儿子。儿子问我们愿意到哪里看看?我说了梵净山、铜仁大峡谷、遵义会议会址、茅台镇和赤水河等地,儿子马上为我们制定了行程。此行的最后一站就是赤水河,我们是一早上从仁怀市动身前往茅台镇的,儿子带我们参观完茅台酒厂后,我们坐出租车绕过酒厂大门旁的一条几乎全是卖酒店铺的街道,又顺着一条斜坡往下几百米,便来到一条大河旁。我本来想在一座大桥头下车,但热心的司机师傅说还要有一千多米才是茅台古渡口和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于是我们一直坐到那里才下车。

我站在高高的堤岸(实际上更是一条宽阔的峡谷,两边都是连绵的群山)上往下俯视,我的脚下便是赤水河。赤水河,即赤水,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古有赤虺河、安乐水等名称。它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场坝镇,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经贵州毕节市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合江县入长江。全长四百多公里。此河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河水清澈透底,两岸陡峭,多险滩激流。赤水河在中国众多河流中名气大是因为红军长征时有过“四渡赤水”的经历。另外在赤水河流域生产美酒,什么郎酒、习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等,现在全流域尚有三千多家酒企,当然最出名的要数茅台酒。所以赤水河在当代有着“英雄河”、“美酒河”之誉。

我久久凝视着脚下的这条颇有传奇色彩的河,因为时属冬季枯水期,河水并不是很充盈,但极其清澈,满河碧绿,水面不是汹涌澎湃,只是打着小浪,汤汤而流,河有一百多米宽,河边竖立着一座砖砌而成的,高约三米左右的水泥碑,白底红字,上书茅台渡口四个大字。碑的左上方有一座小型的纪念馆,建在河堤的平台上,面积不大,有两层,即“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我进去浏览一会,里面的不少图片和实物展示了当年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从碑往南几十米是一座铁索桥,桥的对面是四川古蔺县的水口镇(现改名为茅溪镇),当地百姓命名为“红星桥”,桥两面的栏杆上隔几米便是一颗硕大通红的五星,有纪念红军从此渡过之意。纪念馆的正上方有一块平地,建有“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依山制作不少大型浮雕,再现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过程。再往上是“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据介绍塔高2万5千毫米(25米)寓意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塔身由四片浪柱形的建筑依次重叠而成,象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丰功伟绩。塔身正面是前国家领导人题写的塔名。

我望着眼前所有与红军四渡赤水相关的建筑物。思绪翻飞,想起一则报道: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访问中国时,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这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进入决策核心后,指挥红军的第一个战役行动。四渡赤水的过程如下:

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集湘军、川军、滇军和中央嫡系部队约40万兵力对仅有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双方在兵力、装备上对比悬殊,红军面临的的形势十分严峻,几乎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为摆脱危局,中央红军最初准备北上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为此,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土城与尾追的川军发生激战,由于战前敌情侦察有误,红军战斗陷入不利。毛泽东当机立断,果断放弃原定的渡江计划,迅速撤出战斗,由土城向西渡赤水河实施机动,由此拉开四渡赤水的战幕。在28日当晚至次日凌晨,红军主力部队轻装一渡赤水。这一行动,显示毛泽东善于从不利战局寻找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的指挥艺术。一渡赤水的关键在:化被动为主动。

鉴于敌人已经加强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向我进逼,毛泽东等红军指挥员决定暂缓执行原定的作战计划,采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的方针。紧接着,国民党军各路纷纷向川、滇边境地区扑来,此时,黔北地区的防守兵力十分空虚,毛泽东抓住战机,指挥红军杀了个回马枪,与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直指黔北,5天之内,红军再占遵义,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和八个团,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二渡赤水的关键在:避实击虚。

红军再占遵义,让蒋介石又惊又怒。他急飞重庆坐镇指挥,采取堡垒推进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想法,南守北攻,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敌变我变,毛泽东决定将计就计,指挥红军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战,引诱更多国民党军前来围攻。当各路国民党军云集而来时,3月16日至17日,红军在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三渡赤水,西进川南。为在运动中调动敌人,红军故意在运动中调动敌人,红军故意在白天渡河,并大张旗鼓地行军。三渡赤水的关键在:声东击西。

蒋介石指挥下的国民党军乖乖听从“调动”,调整部署扑向川南。看到调动敌人的目的已经达成,毛泽东决定乘敌新的合围未成之际,再杀一个回马枪。红军以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继续诱敌西进,而真正的主力却于3月21日晚至22日,以隐蔽、迅速的动作,从各路敌人的间隙中穿过,四渡赤水。红军突然东渡赤水河,使蒋介石误以为红军又要攻占遵义,于是急飞贵阳督战。而红军却乘虚一路向南急进,渡过乌江,兵锋直指贵阳。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一下慌了神,急调滇军入黔“救驾”,不料红军却虚晃一枪,迅速挺进云南。接着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的关键是:乘隙而进,彻底甩开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圈。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为实现北进战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在红军失去根据地无后方依托,又经常面对数倍敌军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毛泽东指挥红军采取敌变我变,兵不厌诈的策略,化被动为主动,创造和寻找战机,有效歼灭敌人,从而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这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真实写照,也因此被毛泽东本人认为是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页。面对历史,即使到了89年后的今天,我还是对当年毛主席的指挥艺术敬服不已。

后来的“英雄河”怎么样了呢?我来之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又询问了当地的一些老人。据老人回忆,赤水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生态环境和水质都还很不错。但此后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沿岸白酒行业快速发展,水质开始恶化,到了2010年前后,从贵州遵义仁怀市茅台镇到四川古蔺县二郎滩,短短40多公里的河段,大小酒厂3000余家。酒企快速扩张的同时,治污能力却没有跟上,每天都有数万吨污水直排赤水河。部分断面水质为劣五类,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赤水河沿岸出美酒,靠的就是赤水河水质优良,适宜酿酒,污染水源的做法是杀鸡取卵、吃饭砸锅!长此以往,这河水还能用作造酒原料吗?造出的酒是什么味道?

好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环境治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正因为有了这种正确思想领导,2013年贵州省率先提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赤水河的生态环境。治河先治污,遵义市在所属流域各县市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全面启动白酒企业污水处理工程。污水禁止直排赤水河,而是要经过污水处理、自然净化之后再汇入河里。所有流程由第三方环保机构把控,监测数据实时传送省环保厅,不受企业干预。

2017年,赤水河启动全流域禁渔,10年内禁止一切捕捞行为。近年来,遵义市还探索建立源头严格控制的制度体系,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红线划定、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确权、三级河长制等生态文明建设。仁怀市法院、遵义中院先后成立环境保护法庭,专门审理环保类案件。与此同时,贵州、四川、云南三省开展跨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检查,遵义市环保局与四川泸州市环保局签署《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联动协议》,携手加强赤水河川黔毗邻区域环境保护。十年之功,效果显著,如今的赤水河又再现了水碧澄澈,鸟儿翔集,鱼儿畅游的景象。爱护赤水河已经成为沿岸群众共识,遵义市实现三级河长全覆盖,志愿者、环保协会等力量被调动起来,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一河清水。是的,我们没有理由毁坏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为我们打下的秀丽江山,更不能为眼前的一点利益破坏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美丽财富。

因为河水变清、河岸美好,好生态带来了旺人气。沿赤水河谷,遵义市投入几十亿元修建了旅游公路,将四渡赤水红色文化、酒文化、盐运文化串珠成链。一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数百亿元。整个赤水河流域进入到一种全新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如果当年在此奋战的革命先烈地下有知,必会含笑九泉吧!他们的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但,我们也有义务守护好这个江山才能对得起先烈们。

作者简介:朱良启,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淮北七中。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淮北市作协会员,淮北市民间文艺协会副秘书长,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先后有四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青年文摘》《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市场星报》《淮北文史》《淮北史志》《淮北日报》《淮北矿工报》《淮北广播电视报》《相城》《立根》《濉溪文艺》《烈山文化》等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470余篇,140万余字。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建立赤水河流域联动监督机制 跨区域推动筑牢生态屏障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4-05-03
赤水河先行先试禁渔 七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8
梅西仍是赤水河酒品牌代言人
中新经纬 2024-03-20
赓续红色血脉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商会成员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4
梅西登场门事件持续发酵!赤水河酒们很受伤
​第一财经 2024-02-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