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义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2-14 10:30

这几天,在社交平台上,有关高额压岁钱的讨论持续升温,显示压岁钱成了不少人的新焦虑。据中新网报道,27岁的王小姐表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过年200元的压岁钱都拿不出手了,最低600元,动辄上千。这样的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作为一种传统年俗,压岁钱在中国人的语境之中有着美好的寓意。古时,驱邪避灾、保护孩童免受不吉利事物的侵害等说法,体现压岁钱在特定时代下的美好寓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念层面的嬗变,压岁钱在当下更多起到的是一种象征性意义,代表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压岁钱的多少,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然而,从不少网友的反馈看,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压岁钱水涨船高。对很多年轻人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上述报道中王小姐的经历就是典型的案例。不仅如此,对很多老人而言,高额的压岁钱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前段时间,“农村老人快给不起压岁钱”的话题也曾在舆论场上引发热议。

高额压岁钱的话题频频现身于舆论场,其实显示出的是某种集体性的社会焦虑,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在一些地方,压岁钱的多少其实成为了衡量关系亲疏程度、比拼面子大小的“计量器”,这实在没有必要。本质上,这样的观念不仅是对压岁钱在现代语境下意义的曲解,也是披着传统外衣的观念糟粕,理应被早日扫入垃圾桶。

那些执着于用压岁钱撑面子、计较压岁钱金额大小的人该明白,情感的表达向来不必拘泥于金钱的多少,而长辈对小辈的祝福是否真诚、双方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如何,也与压岁钱的多少没关系。现实中,与其用高额压岁钱体现关系的亲疏,不如平日里多些联系与问候。而在春节这样一个寓意美好的节日里,也不必为了强撑面子,让自己和家人陷入为难处境。

在这方面,有地方就提供了样本。据广西日报的一段视频显示,在广西河池一个村庄里,全村小孩虽然挨家挨户拜年,但大人们却仅给每个小孩2元“利是”(红包)。这样的现象就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欢乐与祝福,大人们也不必因为高额的红包陷入窘境,可谓两全其美。一些网友表示,“这样的做法值得全国推广”,网友这样的朴素表达寄予着对高额压岁钱的某种期待。

事实上,高额压岁钱的现象,本质上还是个观念问题。就此去看,要想纠偏在压岁钱中的这些难题,依旧需要从观念层面予以引导。当然,现实中观念的转变向来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各方秉持久久为功的心态,也要深入了解其复杂性。

比如,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除了有其地域性之外,也与个体之间的观念认知有关。因此,这种复杂性本身就值得重视。而面对这种复杂性,不妨在一次次的讨论中达成共识。要明晰的是,如果压岁钱对不少人造成了经济压力,那不管是200元还是600元,或许都表达不了祝福。

因此,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我们大可不必将压岁钱与人情往来中的“面子”问题高度关联。用平常心对待压岁钱的多少,让小朋友们享受节日本身的欢乐,让大人们不必太有经济压力,让压岁钱与攀比之风切割,回归祝福本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文/祁诗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利用压岁钱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利用压岁钱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父亲起诉离婚 要求分割两儿子26万元压岁钱 律师:压岁钱属孩子个人财产
成都商报 2024-02-22
7200元年终奖不够 压岁钱成为不少年轻人老年人沉重负担
法治日报 2024-02-20
50元也不嫌少,银行“盯上”压岁钱
中新经纬 2024-0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