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 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证券时报 2023-10-28 08:10

10月27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呈现一系列新进展、新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报告显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984亿美元,占比2.69%,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SDR时提升1.62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位。据不完全统计,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对于过去一年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报告总结称,2022年,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2022年全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有所贬值。2022年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8.67,较2021年末贬值3.7%。

报告同时指出,2022年,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总的来看,人民币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健,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对于下一阶段趋势展望,报告指出,人民银行将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优化跨境人民币基础制度安排。以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夯实跨境人民币业务制度基础,加强本外币协同,提高政策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人民币使用需求。继续推进并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统筹规范贸易融资等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推进海南自贸港、横琴合作区资金“电子围网”建设。

二是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继续优化国际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股票涉及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安排,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营造便利、友好的人民币资产投资生态,更好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持续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相关政策安排,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优质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境外贷款等融资类业务。支持更多境外央行、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集团等优质发行主体在境内发行熊猫债,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证券。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使用生态。加强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加大对清算行的政策支持,优化清算行全球布局,充分发挥清算行连接离、在岸市场的“桥梁”作用。完善流动性供给机制,为离岸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动力。

五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针对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出现的顺周期波动风险,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监管间的配合,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守住7.3 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关键一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9
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至去年11月中旬以来新低
澎湃新闻 2024-06-20
央行:稳步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财经 2024-03-13
央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 2023-11-09
经济日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朋友圈”越来越大
经济日报 2023-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