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幼儿园“一孩难求”的喜与忧,都该被关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3 15:53

“两年前,还是孩子们追着我们跑,现在,是我们追着孩子跑。”王莉是北京丰台区一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园长,2023年春节刚过,她就担心秋季的招生计划能否完成。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她所在幼儿园就开始直面招生难,今年生源可能进一步下滑。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后,新生儿的减少,最先冲击的就是学前教育。(2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

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几年前成为频繁热议的话题,部分幼儿园门口家长搭帐篷彻夜排队为孩子报名的现象,至今很难从记忆中抹去。然而,今天部分幼儿园却面临“一孩难求”的生存挑战。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何以呈现出快速逆转的景象,这种变化对幼儿及家长、各类幼儿园意味着什么,面临招生难的幼儿园应该何去何从?

简单来说,这种变化缘于两大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出生人口明显减少。据第一财经报道,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仅为2016的50.77%,也就是说,6年来,我国出生人口下降了一半左右。当新生儿减少,对幼儿园学位需求自然减少了。另一方面,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幼儿园数量显著增长,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增加必然改变原有招生格局。

这种变化对幼儿及家长而言,无疑感到欣喜。原因是,孩子入园不再难不再贵。以笔者所在小区幼儿园为例,八九年前对每个孩子每月收费三四千元,从民办园转为民办普惠园后,如今收费标准为每个孩子每月700多元。对幼儿家长来说,不但不用抢学位,还可以在不同幼儿园来选择。这种喜人变化源于政策推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

当幼儿入园不再难不再贵,无疑有助于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使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学前教育。而且,政策推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彰显出国家特别是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和担当。当然,这也对民办幼儿园直接形成竞争压力,导致后者“吃不饱”。在此情形下,部分民办普惠园为了生存向托育服务延申,弥补了托育服务不足。

显而易见,在幼儿园数量增多而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一孩难求”将促进各类幼儿园进入激烈竞争状态,只要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将会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总体质量。此外,还有利于提升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之前部分适龄人口不愿意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在托育及入园等方面有压力,随着幼儿园增加并延申到托育服务,适龄人口这种忧虑就可化解。

不过,在看到幼儿园“一孩难求”带来“喜讯”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当一些省份民办、公办幼儿园均存在招生难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部分学前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甚至,部分民办园(包括普惠性和非普惠性)很可能出现“关停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和配置上,没有与新生人口增长做到精准匹配,造成“过剩”。

因此,在宏观布局方面,既要对我们新生人口的增长态势做到精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各类幼儿园的数量,使幼儿学位供给总量与新生儿需求总量形成基本匹配,避免造成浪费和关停;也要根据人口分布合理配置幼儿园,避免人口稠密地区幼儿园学位紧张而其他地区学位闲置浪费。同时,还应该鼓励错位竞争,让民办园办成各种”特色园”。总之,不能让幼儿园“一孩难求”发展到“关停潮”,要及时科学调整和引导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去看看 出生人口变化致使我国两年来超两万所幼儿园关停
第一财经 2024-03-24
如何更好解决“小小孩”学前教育问题?北京市委常委于英杰答北青报提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北青快评|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需要解决两大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优化布局中小学幼儿园亟须建立新的办学标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0
普惠性幼儿园如何实现“优质平价”
光明日报 2023-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