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投资下滑房企如何破局 第十二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7 14:08

当下,房地产行业亦进入深度调整期、急剧转型期:局部地区楼市销售滞缓,企业资金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下滑趋势仍未得到控制。7月26日,一场以“穿越周期•拾级而上”为主题的“2022第十二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旨在聚焦行业品牌迭代升级,探索中国民族品牌崛起。

数据

房地产投资下滑速度超预期 上半年同比下降5.4%

在大会上,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栗文忠介绍,当下,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行业亦进入深度调整期、急剧转型期:局部地区楼市销售滞缓,资金紧缩,房地产投资下滑速度超过预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万亿元,同比下降5.4%;商品房销售面积6.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2%;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68万亿元,同比下降25.3%,行业景气度整体低迷。

不过,栗文忠认为,中国仍有较大住房需求,这是根本性利好。金融机构要对房企的融资政策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试验特殊时期的金融产品。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过难关,以求平稳健康发展。实际上,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一个可供观察的数据是,6月份,房地产融资、销售均出现边际回暖。相关机构亦预测,2022下半年将是中国经济重塑信心、市场主体恢复活力的重要时期。预计房地产市场成交情况从三季度开始将逐渐修复。

观点

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要改变过去增量型扩张的模式

栗文忠称,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越是困难时期,越是要把品牌公信力擦得更亮,坚定地做好产品,塑造好品牌价值,谋远健行。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会长宋春华则表示,品牌的核心是品质,品质时代必定呼唤品牌建设。无论是城市全面发展、房地产项目开发,还是大量单体建筑产品建设,都要肩负品牌建设重任。

宋春华认为,房地产开发要改变过去那种增量型扩张的模式,而以存量提质更新改造成为主场。而现在的短板集中在存量空间和老旧小区,通过城市更新来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和品质的提升,重点是“三区一村”,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另外还有一个老是老旧建筑,要注意既有建筑的活化防止大拆大建,防止随意拆除老建筑和搬迁居民以及砍伐老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指出,当前中国的经济包括房地产在内,有周期性的因素、国际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发展阶段的转换。就房地产来讲,它不是简单的周期,而是有过去的价升、量增的高速发展,转向了深度调整和平稳发展的阶段。“所以我认为我们中国经济、房地产,既要穿越周期,更要跨越阶段,重在实施品牌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

以用户为中心 重视年轻群体的需求

侯云春建议,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贴近客户需求来努力打造优质品牌。一是在坚持“房住不炒”下,房子要逐步回归居住和消费品功能,为市场提供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二是减少碳排放,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产品;三是顺应技术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字化住宅产品。

此外,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企业代表也分享了品牌建设心得与市场变化下的企业应对。

京投发展总裁高一轩表示,目前这种艰难状态,是中国房地产过去30年发展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的,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系统性、大范围、长时间的挑战,企业都在努力地适应和生存。

为什么一些企业在新形势下能够更好的生存,或者能够得到市场的追捧和认可?高一轩解释,“原因是坚持用户中心主义,更加重视年轻群体的需求和内容端,最后用人文城市主义总体思想去践行现在的各个项目开发。”

大家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晓峰认为,房地产是在金融保险之外,能承载大体量投资且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要对行业发展坚定信心,未来还大有可为。企业要先做强再做长,做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房地产唯一出路就是卧薪尝胆,盖好房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美国房地产市场“春意”未至
金融时报 2024-03-27
中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破题”
中国新闻网 2023-12-20
一系列房地产最新政策落实 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可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9-19
解读|如何看待“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澎湃新闻 2023-07-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