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卜欣荣:用自身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7 11:33

从北京冬奥会到冬残奥会,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专业的卜欣荣一直在“冰立方”混合采访区参与志愿服务,她每天都很充实。“如果说冬奥会是一场唯美的雪景,志愿者就是一片片轻盈的雪花。当你欣赏雪景时,可能不会在意一片雪花有几个棱角,但你入眼的光芒少不了每片雪花对太阳光的折射。”卜欣荣在日记中写道。

卜欣荣在“冰立方”混采区与运动员和记者招手

作为“冰立方”混合采访区的组长和防疫专员,卜欣荣的日常工作是协助主管协调各项事务:提醒混合采访区志愿者佩戴口罩、面屏、手套、体温贴;在混合采访区开放时,把控入口,协调媒体位置,并带领志愿者在媒体记者和运动员离场后及时进行环境消杀。

在校期间,卜欣荣曾多次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融媒体技术“讲中国故事”。在冬奥志愿服务当中,她对此有了新的理解:“每位志愿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中国符号,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的中国故事由我们用言行举止来书写。当我们为外国记者介绍春节、福字、灯笼等中国传统节日元素,当我们在工作中展现出文明的礼仪、周到的服务,当我们在谈吐中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时,就是在向世界讲述着最好的中国故事。”

工作之余,卜欣荣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物件装点场馆生活

“冰立方”是承接冬奥赛事持续时间最长、比赛轮次最多的场馆之一,相应地,每场比赛后新闻混合采访区也是场馆媒体中心最繁忙的功能区。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卜欣荣都坚守在新闻混合采访区的入口处,严格把关,不敢有丝毫懈怠。她说:“这份工作有时会觉得枯燥,无法在现场看比赛,也无法近距离接触运动员,与记者的交流也只是匆匆一声问候。但总要有人承担起这份工作,在其位、尽其责。”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两天,冰壶比赛就率先开战,从那天起,“冰立方”每天都有大批记者。面对陡增的工作量,卜欣荣不断调整状态,逐渐适应了混合采访区的工作强度。冬奥会期间,长时间的站立和等待使她腿脚酸软,全神贯注地投入也常常让她感到困倦。但能帮助记者顺利完成每一场采访、解决每一个问题,她都会有种成就感。

冬残奥会期间,卜欣荣做着和冬奥会相似的工作,此时的新闻混合采访区设施有了一些变化,启用了更多的音响,并将部分一米线改为礼宾线,方便运动员接受采访,此外还为坐轮椅的记者设置了专用席位。“为方便服务轮椅冰壶运动员,我们会采用蹲姿服务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注意倾听他们的需求,并且留意观察周围环境对于他们是否更便利。在服务态度上,我们对待残疾人运动员与健全人没什么区别,同样友好而尊重。”卜欣荣说。

卜欣荣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虽然过去也曾在志愿活动中接触过残障人士,但是卜欣荣在服务冬残奥会之前,还是有些担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周到。不过,随着工作渐入佳境,她逐渐打消了这种顾虑。“我遇到的残疾人运动员或记者都很积极乐观,每当我向他们问好时,他们都会更加热情地回以问候。”卜欣荣说。

两个奥运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卜欣荣更加自信,她在和记者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获取信息的方式。她也是个有心人,在工作之余经常检索、阅读有关“冰立方”比赛的报道,学习专业记者的写作方法,不断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感言

“正式开始冬奥志愿服务工作后,我十分珍惜在‘冰立方’的每一天。很高兴能作为一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赛会志愿者,用自身的行动作为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卜欣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帆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小娜:运动员管理服务以小见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6
餐饮助理蒋凡一:所有辛苦付出都值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5
“体育人”刘林利,严格执行反兴奋剂陪护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3
新闻运行志愿者鹿家祯:在五星红旗下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2
北京国资公司圆满完成北京冬残奥会服务保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