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济人|民企500强跃动中国经济强劲脉搏
北京青年报 2025-08-29 08:05

全国工商联8月28日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位居榜单前五位。这份榜单不仅是一份企业实力的“成绩单”,更像一面棱镜——透过它,我们能看见中国民营经济在时代浪潮中的韧性与生机,触摸到大国经济向上生长的清晰脉络。

若把中国经济比作一片森林,民营企业便是其中最活跃的“乔木”:它们既向上生长争夺阳光,又向下扎根汲取力量。2024年,500强民企入围门槛升至270.23亿元,营收总额突破43万亿元,105家企业迈入“千亿俱乐部”,11家站上“5000亿高地”。这些数字背后,是民企从小舢板到巨轮的蜕变。就像浙江一家做小五金的企业,用20年时间从家庭作坊成长为全球智能锁具龙头,它的故事里具有中国民企敢闯敢试的基因。规模扩张不是终点,而是更深厚底气的起点——当380家企业资产增长、170家资产增幅超10%,当29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的壮大,更是中国经济底盘的夯实。

如果说规模是硬实力,那么创新与转型则是民企的软实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500强民企研发投入1.13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2.77%,19家企业研发费用超百亿元;72%的企业深耕制造业,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覆盖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64%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83%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这些数据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图景:民企早已不是“加工车间”,而是“创新实验室”“转型先锋队”。就像深圳一家新能源企业,用10年时间把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靠的不是跟跑,而是领跑的勇气。这种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打开门来聚资源”——52.24%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73.86%引入民间资本,32.68%引入境外资本,民企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整合全球创新要素,让自己的创新之树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民企的成长坐标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它们创造1109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容纳了近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72.8%参与乡村振兴,79%投身慈善捐赠,104.76亿元的善款流向教育、医疗、救灾等领域。这样的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它们的存在证明,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才是企业最长久的生存法则。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民企500强的变迁,恰似一部微缩的中国经济发展史。从“敢为天下先”的草莽英雄,到“智领产业潮”的创新先锋;从“埋头搞生产”的制造者,到放眼全球的资源配置者;从独善其身的经营者,到兼济天下的责任践行者——民企的每一步跨越,都与时代的脉搏同频,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共振。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期。民营经济的活力,是中国经济最鲜活的注脚;民企的成长轨迹,勾勒着大国经济的未来轮廓。当更多民企像种子一样,在创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在转型的风雨中挺拔生长,在责任的阳光下舒展枝叶,中国经济的大树必将更加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文/高低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零跑汽车首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8
经世济人|首破万亿印证中国经济电力满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5
从“地瓜经济”理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5-20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从“地瓜经济”理论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
人民日报 2025-05-20
经济日报金观平:拓宽民企通向世界的康庄大道
经济日报 2025-03-03
人民日报和音:民营企业活力展现中国经济潜力
人民日报 2025-02-19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出炉:民企成科技创新重要主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2
中青报前瞻2024:中国经济如何破浪前行
中国青年报 2024-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