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北京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大会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年会”在顺义区召开。百余家口腔产业链企业及6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口腔产业创新发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大会举行了口腔产业基金成立揭牌仪式,顺义区将加快建设国际口腔产业集群。
据悉,该口腔产业基金由顺义区政府与北京朗视仪器联合发起,首期规模1亿元,远期规模10亿元,将聚焦口腔医疗器械和医疗机器人及其核心器件、口腔材料、口腔人工智能、口腔医疗服务等方向开展投资。该基金将为口腔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资本赋能,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顺义区打造国际领先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大会还举行了“北大口腔国际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基地”合作企业入驻签约仪式。登拓新材料、欧世百泰、和福汇生物、中北医创等10家口腔领域优秀企业作为首批合作代表集中签约,这标志着顺义区口腔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介绍,该基地由顺义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合作共建,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孵化、成果转化、产业聚集与国际合作于一体的口腔医疗器械创新高地。基地将通过提供政策、空间、资本和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加速口腔领域前沿项目落地与成长,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此外,为打通临床需求、高校科研与产业转化之间的屏障,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联合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口腔医院、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保定市第二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及职业院校,共同签署“医—校—产业融合共同体”合作协议。
大会同时建立了“口腔自主创新产业联盟”。该联盟将积极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以提升中国口腔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企业协同、资源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创新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顺义区医药贸易规模已连续两年超千亿元,位居全国首位;药品进口值占全国约三分之一,疫苗进口占比更达全国90%以上。2024年,该区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