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资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一些企业出海后,靠着本地化策略与优质的产品服务,获得了商业成功。也有企业的出海之路并不顺利,除了项目落地进度慢、“水土不服”等因素之外,多少与面临的不当商业竞争有关。
据报道,滴滴旗下巴西外卖业务99Food在当地通过巨额现金预付激励,与商户签订“二选一”排他协议,明确禁止商户与美团国际外卖品牌Keeta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目前,99Food已接触超过100家餐饮连锁,耗资超过10亿元预付款与商户签订排他性条款。Keeta称,这些条款的特定设计旨在阻止Keeta进入巴西市场,从而限制竞争并减少创新。近日,Keeta已就此向巴西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此次99Food和Keeta在巴西“撞面”,为我们观察中资企业出海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尽管后者尚未正式进入巴西市场,但前者已经提前对其进行狙击——耗巨资没有用来提高产品与服务,也没有用于本地化深耕,而是为了让商户签订“二选一”排他协议,且只针对另一家出海的外卖企业,而不针对巴西本土的外卖巨头……如此“同根生相煎急”,实在令人费解。
国内“外卖大战”已持续数月,事实一再证明,内卷不是科学的商业策略,更非商业竞争的长久之计。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向海外寻找增量市场,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相对于国内高度成熟的外卖行业,巴西等拉美国家的互联网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外卖渗透率不足10%。在巴西等拉美国家市场,中国互联网平台原本可以依靠国内的成熟经验打下一片天地,不仅为当地带去便利的外卖服务,还能够补齐当地数字服务与数字基建的短板,为中国服务出海打造一张新名片。
然而,如果中资企业出海仍不免于“内卷外化”,将竞争对象锁定于中资企业,用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排挤同胞,既缺失商业气度,容易给当地留下“中企互斗”的观感,还会助长“烧钱大战”“价格内卷”等恶性竞争之风,于中资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并无益处。
犹记得20多年前,中国摩托车企业竞逐东南亚市场时,一些企业急于在海外站稳脚跟,就上演“自相残杀”式降价的一幕。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口碑急速下滑,市场占有率断崖式下跌。教训犹在眼前,切勿不当回事。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苗伟发出严肃的提醒——中资企业出海进入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阶段,但存在出海产品同质化、价格战频发等“内卷式”竞争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遏制出海中资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不能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悲剧再重演了。即使是在海外市场,也应当避免“内卷外化”的风气传染。一方面,相关企业应当强化自律,升级竞争智慧,别只盯着眼前而丢掉了长远。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等应依法对出海企业加强监管和规范,引导企业步入良性竞争正道。
更重要的是,每一家企业都应当转变商业格局和思路,加强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此满足海外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中资企业走向世界并深耕海外市场,不能靠走“内卷外化”之路,而要靠公平、规范的竞争,靠本地化的产品创新、质量放心和服务用心,才能打造出一张张崭新的中国名片。
(高飞)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