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再次点亮故宫的琉璃金顶,一群怀揣书本描绘梦想的乡村孩子,已在这座巍峨宫门内留下了探索的足迹。8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思源·新浪扬帆公益基金联合主办,故宫出版社承办,中银三星人寿特别支持,北青创新文化倾力执行的“故宫小书包”乡村儿童故宫夏令营圆满落幕!
来自安徽金寨、河北正定的24名师生们,用五天时光,将书页上的紫禁城化作身临其境的梦想旅程,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文化篇章。
紫禁城初体验:触摸历史脉搏与珍宝光华
踏入故宫的第一天,孩子们便被这座宏伟宫殿的磅礴气势所震撼。不再是书页上的平面图景,而是身临其境的立体课堂。
探秘皇家中轴: 沿着壮丽的中轴线前行,太和殿的巍峨、乾清宫的庄严,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建筑布局的精妙绝伦。
穿越东六宫深巷: 穿梭于红墙黄瓦的东六宫区域,幽深的宫巷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孩子们的好奇心被点燃,想象着昔日宫廷生活的点滴。
珍宝馆的视觉盛宴: 在珍宝馆内,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金玉珠宝、珐琅瓷器展现在眼前。书本上的图片瞬间“活”了起来,孩子们惊叹于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与极致审美,对“国宝”二字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紫禁书院的神兽工坊: 在古韵悠然的紫禁书院,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与中华祥瑞神兽的深度对话。捧读神兽绘本,读懂祥瑞的美好寓意;随后化身小匠人,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缤纷彩泥,将心中理解的神兽形象亲手赋形、精心雕琢。指尖的温度与文化的重量,一同落进掌心,化作书桌的守护者。
深探紫禁:自主发现与古今交融的奇妙
如果说第一天是感知故宫的宏大,那么第二天则引导孩子们深入细节,自主探索,并动手连接古今。
御花园探秘行动: 孩子们化身“宫廷小侦探”,手持精心设计的任务卡,深入探秘御花园。在导师的启发下,他们仔细观察亭台楼阁的巧妙构造、品味奇石古木的盎然意趣、寻找隐藏在角落里的历史符号。结合故宫的建筑智慧与历史传说,任务驱动式学习让孩子们在自主观察、思考与发现中,将书本知识深深烙印于心。
暖砚·指尖上的传统与科技: 回到紫禁书院, “暖砚互动课堂” 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亲手触摸、体验古代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的演变。老师娓娓道来:炭火仓借热传导保墨汁不冻,巧妙诠释热辐射、对流与传导之理;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智慧竟与今人破解冻土难题的巧思一脉相承!在动手实践中,传统工艺原理与现代应用启示交织,让孩子们深刻触摸到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生生不息的脉搏。
殿堂之外:一堂行走的多元文明课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深耕紫禁城,更将孩子们的文化触角延伸至北京其他顶级殿堂。
在国家大剧院,恢弘的建筑奇观与西班牙音乐木偶剧《动物狂欢节》的亚洲首演,带来跨越国界的艺术震撼。
在首都博物馆,孩子们穿梭于北京历史的长廊,感受古都的深厚底蕴与变迁。
走进中国银行文博馆,则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近现代金融与文脉传承的独特窗口。
这些精心安排的目的地,共同构筑了一幅立体的中华文化全景图,让孩子们在古今交融、中西互鉴中,全方位拓展了文化视野,深化了对文明多样性的理解。
从阅读到行走,点燃文化自信的火种
“故宫小书包”项目,旨在通过捐赠优质传统文化图书、开展丰富活动,让乡村孩子们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而本次夏令营,正是该项目的一次意义非凡的深化与飞跃!
从“纸上谈兵”到“身临其境”,孩子们真正站在太和殿前、触摸御花园古树、聆听国家大剧院交响时,那份书本无法传递的震撼与感动,让抽象的文化符号化作了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真实存在。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书本知识鲜活起来,更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艺术之美的无远弗届,成为建立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最坚实的基石——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这趟旅程,无疑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关于历史、艺术与民族认同的种子,它们必将伴随成长生根发芽,照亮通往更广阔未来的道路。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