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公安部发布消息,2024年,首都机场公安机关聚焦辖区企业和旅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研究出台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保障机场良好秩序,为旅客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据介绍,首都机场公安机关紧盯各类突出违法犯罪,以及机上霸座、斗殴等“机闹”行为,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2024年共办理刑事、行政案件900余起。同时,加大对非法网约车、“黑车”打击整治力度,开展联合执法70余次,为旅客群众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据了解,首都机场公安机关聚焦旅客群众便利高效出行,扩展机场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建立“一次性告知”等工作机制,开通临时乘机证明线上办理、延长线下窗口办公时间,对于非关键材料边受理、边完善,实现服务、审批无缝衔接。同时,首都机场公安机关还进一步缩短外国人临时驾驶证申领办理时限,实现最快30分钟“驾照落地办”。为进一步拓宽警民联系渠道、提高服务质量,首都机场公安机关在“国门公安”App上线“警民直通热线”模块,广泛接受群众意见建议,意见处置率达100%。
在维护安全稳定和良好秩序的基础上,针对机场高发的物品遗失问题,首都机场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与机场、航司、物业等部门建立遗失物品查找警企联动机制,快速寻找返还旅客遗失遗忘物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遗失类警情寻回率、发还率均超过85%,最大限度避免旅客损失。
在失联人员查找方面,首都机场公安机关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与属地公安、移民管理、机场安检等单位建立信息沟通及协查机制,提高失联人员查找工作的时效性,不断提升旅客安全感,2024年主责失联警情454起全部找回,实现了主责失联警情寻回率100%、失联警情24小时内反馈率100%、警情信息4小时内转递率100%。
同时,首都机场公安机关在辖区企业、驻场单位、航站楼等区域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场所“和枫”国门工作室17处,引入法律专业人员,全面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24年,共化解旅客纠纷、员工纠纷、劳资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22起,有力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