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站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高度,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出重要论述和全面部署,深刻阐明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家庭与个人、社会、国家,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重大课题,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从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到制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施意见》《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文件,从在全国开展全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到各地依托41万多所城乡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4万多个家庭教育网络和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家长提供就近就便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推动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揆诸现实,一年一度新春佳节之际,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奔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奔赴故土家乡,回到魂牵梦萦之地、心灵安放之所。一个个温馨故事洋溢着千家万户的温暖,演绎着人间至美的深情;一幅幅幸福画卷彰显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欢乐祥和,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凝结为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家家幸福安康的现代化。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加需要凝聚“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越需要激扬“干在一起”的团结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家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坚定理想信念,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奋进新征程,4.9亿户家庭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而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文/罗建华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