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小红书等20余家平台开展算法公示 大数据杀熟用户可投诉
解放日报 2025-01-09 09:34

“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算法问题何解?上海多家互联网平台有新动作。前天下午,上海市委网信办组织召开算法合规公示分类指导会,督促属地网站平台提升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有序推进算法公示工作。哔哩哔哩、小红书、拼多多、携程、饿了么、大众点评等20余家重点平台参会。

目前,这些平台已陆续开展算法公示。记者多方了解,并进行了梳理。

可点击反馈“不感兴趣”

公示算法的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业务特点。

以内容社区为主的哔哩哔哩,着重突出解决信息茧房、同质化推送等问题。所谓的“信息茧房”,指个体关注自我选择的内容或平台推荐的同质化内容,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接触,用户就会像蚕一样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平台通常会根据浏览行为、点赞、评论等操作给用户打上兴趣标签,并通过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相似内容,导致用户观看越多,越是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类型。

为此,哔哩哔哩在产品功能上提高用户自主干预能动性,向用户提供信息负反馈选项,在用户反馈面板增设“此类内容过多”“推荐过”的反馈理由,用户可通过主动选择来降低某类内容的展现密度。针对热搜榜单,结合平台算法规则,哔哩哔哩将从排序规则、更新规则、标识说明等维度进一步深入阐述,同时引入热度概念,便于用户理解。

小红书也将治理重点放在内容消费选择上,用户可自主开关个性化推荐功能,若用户对推送内容不感兴趣或希望减少某些信息推送时,可长按笔记内容,点击“不感兴趣”并反馈原因。

如果用户希望增加或过滤具体类目标签内容,可进入功能页面进行自主调节,包括查看、修改、删除及增加兴趣标签,改变首页双列信息流中的推荐内容强度,提高对内容的选择权与知情权。

以电商业务为主的得物,则是针对大数据过度营销等问题展开自纠自查,若用户发现平台涉“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诱导沉迷等违规行为,可进行投诉,平台将及时受理落实。

拼多多也表示,将对大数据杀熟作出规定,提出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并且,平台将清晰说明优惠券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如实显示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

另外,为防范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也在发力解决。

2021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三年来,相关平台陆续上线了防疲劳等措施,从多个方面为骑手“减压”赋能,并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8月,饿了么在全国上线骑手休息措施,若骑手连续跑单时长较长,会触发建议休息的弹窗提醒;若连续跑单时长过长,会被要求休息20分钟以上。不过目前还没有强制骑手下线的机制。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美团在华东区域进行多次小范围试点与迭代。此前,美团已经在广西、四川等地进行了不同规模和周期的试点。美团披露的数据显示,在最新试点的“8小时弹窗提醒、12小时下线休息”的防疲劳措施下,99.82%的正常跑单骑手不受影响。

此外,美团将通过引入培训、积分制等替代方案,在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我们将对骑手收差评、超时等情况的处理从扣款改为扣分,骑手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模范事迹等加分项进行弥补。”美团方面介绍,目前“差评超时扣款改扣分”机制推广至全国80余个主要城市,加减分规则也在不断优化。

算法治理需多方协作

经常刷短视频的网友不难发现,不少博主在直播和短视频内习惯于说“黑话”,比如把“钱”读成“米”,把“抗炎”说成“抗火火”……如此畸形的语言表达,通常被认为是规避平台敏感词的无奈之举。

1月6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对此公开回应,“米”这种敏感词都是以讹传讹,普通用户创作没有这类限制,市面上所谓的抖音运营秘籍均是谣言。抖音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用“米”替代“钱”的做法,最初可能是个别主播在带货时触发违规,却误以为是敏感词导致,最终代称的现象成了行业共识。

不过,“钱”“米”之争的源头,仍然是算法不公开、不透明所致。

“不提‘钱’‘死’等字眼,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我们也不清楚平台设置的敏感词规则有哪些,只能沿用大家惯用做法降低风险。”一名自媒体从业者告诉记者,平台算法能决定短视频的流量,但算法却是平台的商业秘密,从业者只能“连蒙带猜”。

1月3日,抖音宣布了推进平台治理透明化的十项措施,内容涵盖网络辟谣、防网暴、防沉迷、算法公开、突破信息茧房等,其中算法透明化成了最受关注的一部分。抖音表示,平台将面向社会全面深入地公开抖音的算法基础运作原理、运营机制,也将对外公布各类热点榜单的计算原理和机制,提高透明度。

最近,年轻人通过“哭穷”等手段反向驯化算法,也是对算法“黑箱”的一种软反抗。这或许能收获短期的效果,从长远来看,构建良好的数字生态,还是需要多方协作,在技术主导的消费里,实现个体与企业的平衡。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需要加强对算法治理合规的引导,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推动更加公平的制度保障。

以大数据杀熟为例,去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这是我国行政法规首次对差异化定价进行规范。

于企业而言,需要加强自律,建立开放多元算法沟通机制,让算法推荐的原理和机制更简单清晰、方便理解,消解消费者的疑虑。“算法是可用可控、可‘驯服’的工具,如果有更多专业观点,多样化、客观理性的声音,及时有效地反馈真实情况,就能让算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这需要专业人士、媒体、平台以及大家共同努力。”李亮说。

文/查睿 束涵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如何不再“困在算法里”?多平台陆续发布算法治理公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1
正视问题优化治理才是应有的算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7
北青快评 | 正视问题优化治理是最好的“算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5
算法治理提速 抖音拼多多小红书发布回应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1-05
抖音回应算法“信息茧房”:增加重复内容过滤、解决内容消费“密集感”等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治理平台算法典型问题 北京网信办对美团、滴滴、百度等企业进行分类指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上海开展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遭遇大数据“杀熟”可举报
解放日报 2024-12-31
整治大数据“杀熟”势在必行 专家:平台算法治理须平衡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
广州日报 2024-11-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