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丨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2 14:39

我的家乡姓潘村地处贞溪的源头,位于浙江省缙云县的双溪口乡,虽然只是一个两千多人的偏僻山村,建国以来却走出了18位博士,70多位教师,还出过“一家五博士”,村子里建有博士亭、博士林,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博士亭建于明清时期,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据说是为了纪念村里的一位博士之士而建。这位博士不仅学识渊博,更以廉洁自律、公正无私而著称。他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姓潘村家风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士亭的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既是博士一生为人的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村子里有一处博士林,记载着村中博士们的求学事迹,其中就有潘淑芬、潘志坚的事迹。潘淑芬、潘志坚姐弟俩自小家境贫寒,全家仅靠木匠父亲的收入维持生活,姐弟俩从小立下读好书跳出“山门”“农门”的志向。在校期间,别人玩耍时姐弟俩沉浸在“书香”的世界里。周末或假期,姐弟俩除了帮家里干些农活,就躲在阁楼安安静静地读书。正是这样勤学刻苦的精神才成就了一家五博士的佳话,也激励着村里的一代代学子。

如今越来越多学子登上博士山,种下博士树,这个小树林也承载了更多人的梦想和希望。

生于斯,长于斯,姓潘村的家风家训也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我。我的外公是村里走出的70多位教师中的一员,身为校长的他公私分明、不贪不占,清廉一生。外公从小教育母亲不接受他人赠与,哪怕小至一颗糖,母亲也同样自小教育我。但是对于生活困难的学子,他总是力所能及的用自己的薪水补贴他们,帮助他们补齐学杂费。我的爷爷同样来自姓潘村,记忆里他总是穿着那件已经洗得发白的制服,胸前挂着一块亮亮的牌子,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节油”是他的独门法宝,爷爷驾驶的车子总是那么平稳,仿佛每一个颠簸都被他提前预知并巧妙地化解了,他说急加速和急刹车都会消耗更多的燃油,也因此多次获得单位的“节油标兵”称号,如今我也养成了不急加速、少踩急刹车的开车习惯。

因为工作原因,离家千里之遥,但是勤劳俭朴、崇文重教的乡风始终伴随着我、激励着我。阳春三月,贞溪两岸的数千株杏花正当花期,房前屋后、院内岸边白中带粉的杏花映衬着黄墙黑瓦,“杏花溪畔人家”的景象总是让人想念。

文/杭州银行北京分行 江欣桐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