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马秀芳:回乡偶书
作家联盟 2024-07-15 07:00

口马秀芳

十六年后,当再回到这个叫“窝依莫克”的小镇,可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小镇有两条主路,一条是东西走向的团结路,一条是南北走向的民族路,站在两条路交汇的十字路口,犹豫着自己要朝着哪个方向走下去,才能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小镇的十字路口,一大早就聚集了很多人,是一些从外地来打工的农民工,他们皮肤黝黑,为着生活背井离乡,听说大都是从凉山来的彝族。除了这两条主路,小镇上还有一条幸福路,它路边有一家北斗农家乐,这是条我上初中时常走的路,晚饭后,散步在幸福路上,想找寻些当年上学的影子,早已是物是人非,了无踪迹。沿着平安路走下去是那条紧挨着学校,自东向西,穿小镇而过的大河,夏天的时候人们常在河边洗衣洗菜,小孩们则泡在清凉的河水里嬉戏玩耍。河上那座我上初中时常走的闸门桥没了,河水也不是以前的河水了,站在新修的闸门前闭眼静听那震耳欲聋的水声,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早上锻炼完身体,在窝村村委会院里采摘了一把叫不上名的各色小花,摆放到宿舍窗台上,宿舍里有了点生气和色彩。宿舍临街,春夏农忙季节,各式的车辆轰隆而过,噪声此起彼伏。“卖鸡娃子了,卖大鸡娃子了”“收废铁了”的叫卖声也会隔一两天从窗外传来。一帮打工人租了临街的民房,到了饭点,他们个个端着一只锃亮的不锈钢的饭碗,或坐或蹲在街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用辛勤汗水挣来的饭食,那些饭碗在太阳光下明晃晃地耀人眼。

小镇街面上以前的老商铺好多还在,有的还在原址,有的因扩大经营换了门面。阿尔阿意乐美食的早餐,美滋味包子馄饨馆的馄饨,小马凉皮店的凉皮都各有各自的特色,同事说卫生院旁的卓乐波森餐厅的拌面好吃,去过两次,吃饭的人还真不少。天太热时,为解暑,喜欢到小马凉皮店吃凉皮,喝荞麦茶。

“五一”过后,天气渐渐变热,小镇十字街处,最繁华的地段,逢十都有来赶集的,外地的商贩们开车拉着自己的货品,聚集到这里,有卖菜苗果苗鲜花的、有卖衣帽鞋裤的、卖水果蔬菜的、卖床上用品的,卖烤鸭的,也有卖五金杂货的,价格要比县城便宜,临近也格孜托别乡的老百姓也过来采购,沉寂了一冬的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像过节似的。集市现搬迁至镇政府西面的空地。十六年前,那位在街边摆摊卖菜的大嫂也在集市上卖菜,她的头发现已花白,记得刚上班时,自己租房做饭,我常在她的菜摊买菜,卖菜大嫂也认出了我,我俩很亲切地聊起了天,我要买两根黄瓜,她说不收钱,见我不肯,又送了我两根小黄瓜,她说自家菜园的菜没上化肥农药,可放心吃,她的黄瓜有股清香味不像超市里买的那种黄瓜。大嫂说过几天她家西红柿就下来了,临别时,我对大嫂说等她家西红柿下来,我再来买西红柿。

作者简介:马秀芳,回族,现居新疆,喜读书写文。作品见于《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西散原创》《西散南国文学》《海峡文学》《大家文学网》《国家诗人地理》等平台及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阿勒泰日报》《文学百花苑》等媒体。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写作|马长青:情牵端午节
作家联盟 2024-06-08
写作|八爪:石花菜
汪迷部落 2024-05-04
密云“果”力全开 “蔬”写振兴
北京密云官方发布 2024-01-14
近期蔬菜价格为什么走低
经济日报 2023-12-11
随笔|肖复兴:丝瓜的外遇
作家联盟 2023-12-11
密云区北庄镇:新鲜特色农产品增色冬季“菜篮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文学|本雅明之墓:一场人类学写作实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5
马伯庸做客番茄文化客厅,探讨写作与阅读的更多可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