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大宋朋友圈》:全新视点,探察社会关系网之下的真实宋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14:00

写完这本书时,2023 年高考刚结束,全国超过一千万考生在考场上拼杀了两天, 然后再等半个月左右,  他们就能在线上查分,  获悉自己的拼杀战果。那么在距今千年左右的宋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考几天?从考完到放榜间隔的时长又是几天呢?

宋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解试、省试、殿试。解试是各个州府组织的地 方考试,考中就是举人,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试;省试是由中书省或礼部组 织的中央考试,考中就是准进士,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殿试由皇帝亲自 主持,主要是给通过省试的准进士们排名次,只要不出意外,差不多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都能成为进士。

从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开始,宋朝科举制度就基本成熟,考试时间也 基本确定:解试一般考三天,省试也是考三天,而殿试通常考一天,最多两天——加上一次补考的时间。

考完试以后,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考试结果呢?宋仁宗在位时,大臣富弼上了一道关于省试和殿试的奏章: “贡院凡两月余,日研究差次,必俟穷功 悉力……(殿试)考校不过十日,不暇研究差次。”全国举人赶到京城参加 省试,要过两个多月才会放榜公布名次;参加完省试再参加殿试,只需十天 左右就会放榜。顺便说一下,这位名叫富弼的大臣很了不起,本书当中会多 次提到他,他是著名词人兼神童宰相晏殊的女婿,也是王安石升官期间的担保人,还是苏东坡的爱徒黄庭坚的老上司。

省试结束, 要等两个多月才公布结果,  比现在高考出分慢得多,  为什么?  因为宋朝没有答题卡,没有机器阅卷,所以效率低,时间长。殿试结束,只 等十天左右就出结果,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参加殿试的考生人数相对较少,考题数量也少,所以改起卷来就快一些。

在宋朝三级科举考试当中,殿试是出题数量最少的考试。以宋仁宗嘉祐  六年(1061年)殿试为例,考生只需答三道题,即一首诗、一篇赋、一段策论,其中诗题为“天德清明诗”,赋题为“王者通天地赋”,策论为“水几于道论”。

虽说考题数量少,但是殿试时防止作弊的制度设计仍然很严密。宋朝发 明了“糊名”和“誊录”的制度:考生交上答卷,名字和籍贯那一栏会被立 刻密封起来,这叫“糊名”;然后又会有专人来誊抄这些答卷,免得被考官 认出某个考生的笔迹,这叫“誊录”。既要糊名,又要誊录,怎样才能避免 这些答卷被搞混呢?方法就是“编排”,即给原始答卷和誊录后的答卷编上 完全相同的编号,  最后凭编号来比对。在宋朝省试当中,  糊名、誊录、编排,缺一不可,殿试也同样如此。

《宋史·选举志》总结宋朝殿试的改卷流程:“试卷,内臣收之, 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 定等毕,复封弥, 送覆考官, 再定等。编排官阅其同异,  未同者再考之。” 考生交卷, 由宦官收上来, 交给“编排官”糊名和编号;编排官糊完名、编完号,交给“封弥官”誊录,每一份誊录过的答卷都要再交由宦官审查,盖上“御书院”(实则是御药院, 下面会说到)的大印;宦官盖完印, 再交给“考官” 批改答卷和拟定名次;考官拟完名次,再交给“覆考官”重新批改和拟定名次;考官和覆考官拟定的名次肯定会有差异,再由编排官审查一遍,看看差异有多大;假如差异太大, 那就让考生们补考,  补考完了再糊名、誊录、审查、盖章、批改、定名……

《宋史·选举志》给出的总结对吗?大体上没错,细节上有误。其实宋 朝并没有“御书院”这种机构,只有相当于明清太医院的“御药院”。御药 院本是皇家医疗机构,凭什么能在科举考试里插一杠子呢?因为宋朝皇帝跟 其他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对大臣比较防范,对宦官比较信任,让掌管御药 院的宦官审查官员誊录后的卷子,实际上就是让宦官监督官员,可以减少官员徇私的空间。

宋朝科举制度设计得如此严密,录取结果是不是也非常公平呢?恐怕不 能这样说。公元 1064 年,司马光统计了 1059 年、1061 年和 1063 年三届省试 的录取结果,发现开封籍贯的考生竟然占到全部取中名额的三分之一!因为开封是当时的首都,而朝廷留给首都的录取指标最多,远远超过其他州府。

宋朝人管录取指标叫“解额”,与司马光同时代的另一位官员苏颂总结道: “天下州郡举子,既以本处人多解额少, 往往竞赴京师, 旋求户贯。乡举之弊, 无甚于此。虽朝廷加以禁文而终不能禁止者,盖以开封府举人不多,解额动  以数百人,适所以招徕之而使其冒法。”意思是说开封府考生不多,却拥有  几百个录取指标,所以全国各地有条件的考生都争着“高考移民”,想方设法冒充开封府的户籍。

宋朝最典型的“高考移民”案例,应该是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公元 1056 年,苏东坡和苏辙花了将近半年,从四川老家赶到开封,在一座寺庙开办的浴池里租住两个多月,得以参加那年八月份举行的开封府解试,进而顺利考中举人。苏东坡是眉山人, 归成都府路管辖, 他应该去成都府参加解试,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开封府呢?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封府的指标多,容易被录取。

宋朝人管高考移民叫“冒籍”,朝廷一直在打击冒籍。怎么打击呢? 按《宋会要辑稿》记载,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让考生互相担保,结成小组,一人冒籍,全组担责;二是让官员考察籍贯,开封籍考生要么拥有开封 户口,要么拥有开封房产,假如既没有户口也没有房产,那就查家谱、查祖 坟。家谱上没这位考生的名字,祖坟墓碑上的姓名也跟报考档案上填写的祖上三代姓名对不上,即被认为属于冒籍。

乍一听,上述政策既合理又全面,似乎能堵住考生冒籍的可能。然而您  知道,“聪明”的考生和考生家长总是能从政策里找出漏洞。小明没有开封户口, 那么小明的家长就赶紧在开封买一套房;小强家里穷,买不起房,那么就找  开封城郊的农民洽谈,给他们一笔小钱,抄下他们祖坟墓碑上的名字,冒充  成自己的祖宗。至于考生之间互相担保,更不必担心,因为又不是一个人冒  籍, 冒籍的人多了, 谁还不清楚谁怎么回事!冒籍考生与冒籍考生互相担保,同风险,共进退。

如此一来, 北宋开封不仅搞出了学区房, 甚至还搞出了“学区坟”。《宋会要辑稿》记载如下:“或买同姓为宗族,或指丘垄为坟墓,百计营求,以觊一试,于是妄冒诞谩之风成矣!”明明是别人的家谱,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己的家谱;明明是别人的祖坟,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家的祖坟。

宋朝考生冒籍,不仅需要花钱,而且需要人脉。南宋短篇小说集《夷坚 志》里写了一个真名实姓的故事:南宋临时首都临安(即杭州)拥有的录取 指标很多,于是有湖州考生沈枢去临安府冒籍参加解试,他担心被其他考生 举报,所以找了两位官员做担保, 一位官员是他的大舅哥范彦煇,另一位官 员是他大舅哥范彦煇的同僚。为了让大舅哥的同僚签字担保,沈枢送给对方两万五千文铜钱。

咱们来思考一下:假如考生沈枢没有一个当官的大舅哥,他能让官员替 他担保吗?就算他送钱过去,人家敢收吗?过去中国有句俗语:“没有小鬼引见,你抬着供品都找不到神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冒籍考试是违法行为,只能偷偷摸摸地使用人脉。然而,即使在正大光   明的科举考试资格审查当中,来自官场的人脉也不可或缺。南宋初年,朝廷   在临安举办“流寓试”,只许衣冠南渡的北方考生参加。怎样才能确保进场   考生是来自北方的呢?方法就是让官员做担保——每个报名参加“流寓试” 的考生,都必须有两名以上在职官员签字担保,否则禁止入场。这样一来,  那些没有官场人脉的北方考生就无法参加,而一些拥有官场人脉的南方考生却有了机会。

宋朝的科举考试只是学位考试,并非选官考试,考生中了进士,未必 一  定能做官, 还要参加类似于今天公务员选拔考试的“铨试”。等进入官场以后, 从低级官员“选人”升为中级官员“京官”,或者从中级官员“京官”升为  高级官员“朝官”,都需要考试。以上这些考试统称为“选官”考试,全都  需要更高级别的在职官员提供“举状”,即举荐某人参加选官考试的推荐书。  比如说,公元 1010 年,选人参加京官的选官考试,必须有两名以上京官或朝  官写举状;到了公元 1019 年,对举状的数量要求更高,参加京官考试的选人必须有五名以上京官或朝官写举状。

宋朝是这颗星球上第一个全面推行文官制度和选官考试制度的政权,想做官就得考试,想升官还得考试,这些都容易理解。问题是,为什么非要让考生拿到在职官员的推荐书, 然后才能参加考试呢?为的是通过“连坐”制度,选拔出真正有才能和有品德的官员。根据宋朝皇帝的制度设计,凡是为其他 官员提供举状的官员,都负有长期的连带责任。假如被举荐者政绩突出,则举荐人受赏;假如被举荐者无才无德, 甚或锒铛入狱, 则举荐人将一起受罚。

这种制度设计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它会阻断寒门子弟的上升渠道,因为寒门子弟往往缺乏官场人脉,不太可能拿到足够数量的举状;同时也会让 整个社会迅速走向阶层固化,一代高官,则世代高官,就像如今美国的“一代藤校、代代藤校”一样。

宋朝皇帝难道不知道举荐制度的负面影响吗?肯定知道。可是如果将举 荐制度彻底废除,那么朝廷就只能通过纸面上的考试来选拔官员,而纸面上 的考试往往只能选拔出擅长考试的人。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宋朝皇帝宁可让阶层固化,也要保留举荐制度。

事实上,宋朝皇帝经常出手打击阶层固化。例如宋哲宗在位时,要求高 官子弟在连续通过三次选官考试以后才能升官,而平民家庭出身的官员只要 通过一次选官考试就能被提拔。再比如宋神宗在位时,某高官子弟从选人升 京官,竟然有十三个京官为其写举状,把神宗惹恼了:  “有举状一十三纸者是甚人?特与改次等官! ”(《清波杂志》卷 1《改秩》)拿到十三份举状的是什么人?背景肯定不简单,背后肯定有猫腻,给他个次等官职!

即使皇帝在打击阶层固化,宋朝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阶层固化。  本书正文中有大量案例和数据,将宋朝考场、官场、婚配、师生甚至宫廷内  部的各种复杂关系网络一一呈现给您, 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  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宋朝名人的亲朋关系和社会交际呈现给您, 假如您有兴趣和耐心读一读,肯定会为两宋三百余年连绵不断的阶层固化而感到震惊。

不过,阶层固化并非宋朝独有,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国家,在 古今中外的任何政体当中,只要社会发展,只要长期和平,那么阶层固化就 不可避免, 这种社会演化简直就像是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一样, 无人可以阻挡,  也没有必要阻挡。一个社会能在看似固化的阶层里,为一部分愿意努力的人保留一些上升空间,那么这个社会就算得上是生机勃勃的健康社会。

现代社会有“精英”和“英雄”两个概念:出身不凡的孩子如果能靠努力奋斗来保住自己的阶层,那就属于精英;寒门出身的孩子如果能靠努力奋斗来打破上升的天花板,那就属于英雄。

按照以上定义,在本书中浓墨重彩讲述的苏东坡就是英雄,因为他以  平民子弟的身份进入考场和官场,还在政治、文化和艺术领域都留下了光  彩夺目的遗产;而本书写到的另一位大腕李清照就是精英,因为她出身豪门, 并能在战乱之际通过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苦心经营的官场人脉,成功保护了自己和藏品。

所以,如果您出身寒门,那么请做苏东坡那样的英雄;如果您的父辈为您留下大笔财富,那么也不妨去做李清照那样的精英。

这本小书并非励志书,更非鸡汤书,它只是一个尝试,一个从社会关系 网络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名人的尝试。鉴于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之 中, 所以本书并非解构, 而是重建;并非戏说,而是还原。希望您能通过此书,对那些大名鼎鼎的宋朝人物再多一层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能有信心往前猛跨一步,接近他们,或者成为他们。

本书总共五章,分为四十八个小节,每节都有一张人物关系网络作为插图,这是为了在文字叙述之外,帮您用更直观的方式观察古人。

这些关系网络原本是用我写的一个 Python 脚本程序自动生成的,由于样 式不够美观,又请专业插画师做了加工处理。感谢插画师的工作,感谢责编晓雨对此书的全程把关,最后祝您阅读开心。

相关阅读
历史|谁是真正的大宋皇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历史|谁是真正的大宋皇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31
赏读|《近世基层治理及制度变迁》:官民之间 士绅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0
历史|细说宋朝的“高考”(二)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6-08
历史|细说宋朝的“高考”(一)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6-08
专栏|同名又同姓,此“会馆”非彼“会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专栏|同名又同姓,此“会馆”非彼“会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历史|《闲窗录梦》中的八旗翻译考试舞弊
文史知识 2023-02-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