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人形机器人全程参与敲钟上市仪式:大湾区人形机器人产业迎爆发拐点
南方日报 2024-01-04 07:41

幻想正在进一步走进现实。就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港交所来了一位特殊的敲锣人:一台人形机器人手握木槌,与创始人共同敲响开市锣,万众期待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登陆港交所。这是历史上首次人形机器人全程参与敲钟上市仪式,为这家来自深圳的机器人公司赚足了眼球,同时也在国际上擦亮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中国名片”。

如今,在人形机器人这一通往下一个科技时代的黄金赛道上,广东是否做好了准备?又做了哪些探索?人形机器人还有哪些应用场景,赋予世界更崭新的面貌?

拐点出现于AI大模型爆发

2012年,优必选在深圳成立,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也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拥有1800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其中逾380项为海外专利。

“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道路上打造我们自己的全栈式技术,这些全栈式技术可以降维在不同领域。”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说。他在上市当天的年会致辞中,对于未来有个更具科幻感的畅想:“人形机器人是未来一个巨大的黄金赛道,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

从电影走到现实,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拐点出现于AI大模型的爆发。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面世,人形机器人“大脑”演化开始“狂飙突进”。比如,优必选的熊猫机器人“优悠”已经能够理解“上火”的含义,推理出“缓解症状需要补充维生素”,还会贴心地问“要不要吃水果”。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是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有力补充,其全球市场空间可达数万亿级别。高盛则认为,在理想状态下,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能够达到1540亿美元的规模,接近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以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1/3。

业内人士认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成为全球产业竞逐中重要一环。

2023年12月,特斯拉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 Gen2。放眼全球,亚马逊、OpenAI、三星、戴森等企业,也通过投资、自研等多种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

除了优必选,小米、科大讯飞、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也纷纷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在政策层面,2023年10月,国家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

一片新蓝海正徐徐打开。

广东省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逐渐成型

广东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方面布局深厚。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截至2023年8月,广东共有相关人形机器人企业数39家,排名第一。优必选、乐聚机器人等一批智能机器人骨干企业涌现。

像汽车工业一样,人形机器人同样拥有复杂精密的软硬件产业链体系,带动了人工智能、相关控制系统及减速器、传感器、电机、计算器视觉等上游核心零部件发展。目前,广东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如专注视觉感知的奥比中光、专注滚珠/滚珠丝杠的汇川技术和专注谐波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的昊志机电等。

在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看来,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协同十分重要:“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大湾区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基础。在人才、供应链等方面,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一方面,在广东,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指出,我国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并在当地优质企业引领带动之下,涌现了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锐企业。深圳打造服务机器人集群,东莞主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佛山加速布局产业链中下游,广州引领机器人研发制造……以深圳为中心,一个未来可期的产业集群正逐渐成型。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孕育出的新质生产力,正在为广东人形机器人产业占先机、搏未来。

早在2020年,广东便出台《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聚焦技术创新,重点支持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软件技术水平,突破瓶颈。

2023年5月,深圳也出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行动方案,方案的关键,就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当年6月,优必选成功入选深圳市第一批具有带动效应和示范意义的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典型案例,并正在牵头筹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点滴积累正推动广东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的拐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优势,正在催生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加速落地。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陈列整齐的工厂货架前,优必选Walker X识别需要拣选的零部件后,自主规划抓取路径后,凭借一双巧手轻松地完成抓取。而后,它迈着均匀步伐,将拾取的部件送到一旁等待的AGV小车上。

“人形机器人的决策能力也更强,灵巧手的抓取能力也更强,还可以替换不同夹具来完成不同工种,几乎可以覆盖所有人类可以做到的非标任务。”优必选CTO熊友军说。

场景还在不断拓展,优必选首批人形机器人Walker X已落地沙特NEOM新未来城,成为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市民,提供智能化服务。Walker S则聚焦工业场景,致力于在未来超级无人工厂中实现与传统自动化设备的协作作业。

此外,在教育培训、养老陪护、康复科研等众多场景,都有人形机器人大展身手的机会。

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一个快速行走、敏捷避障,不仅想当医生,还有望胜任司机、厨师、消防员的人形机器人,日前在位于张江科学城未来公园的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来自傅利叶智能的这款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吸睛力十足。

在东京的新富养老院里,老人们按照健身指令坐成一个圆圈。指挥他们的健身教练,名为Pepper,是个大眼睛的人形机器人,由电信和互联网巨头软银制造。

“未来,我们会继续聚焦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三个方向,第一,就是工厂应用场景,我们现在也跟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不断沟通,争取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能承担一些工作;第二个是商业服务,我们已经在尝试应用落地;第三,我们也会开发出面向家庭陪伴的人形机器人。”周剑说。

不过,想要人形机器人像智能手机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行业普遍认为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突破、产品大规模商用成本的降低以及人才和资本的持续投入等。

正如谭旻所言,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颇具挑战,是一条须践行长期主义的道路,但我们也终将迎来让人类生活真正便捷的美好明天。

观点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杨岭: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未来3到5年是关键期

“发展人形机器人是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未来3到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培育期。”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杨岭看来,人形机器人将带动“大脑”“小脑”“肢体”等系列关键技术创新,整机、软件等关键产品突破,相关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对形成新质生产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杨岭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芯片、高精度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日益成熟,使得人形机器人有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则是通用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新热点,其应用想象空间巨大,而人形机器人作为承载该技术的最佳硬件,自然也备受关注。“跨界企业的介入让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步伐加快,各界对其商业化应用的时间点也大幅提前。”杨岭表示。

从行业发展看,杨岭认为,当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对推进先进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应用有着直接的拉动作用。

从投入产出看,当下虽然很难直接从数据层面判断或论证是否值得开展相关投资或者应该投入多少资源。“但不管是人形机器人还是其他新技术的研制应用,其所创造的价值和想象空间都是巨大的。”杨岭说。

在杨岭看来,人形机器人从产品问世到实际应用,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功能迭代阶段、产品迭代阶段和集成拓展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基本处于功能迭代阶段的前期,影响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因素在于技术成熟度及相关配套产业链的支撑能力,以及产业资本的前期助推。

“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凭借其在人机交互能力、复杂任务自主决策、态势感知能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实现特种、工业、服务等更加复杂、灵活、多变的场景应用。需要进一步激发产业和企业创新活力,前瞻谋划一批特色强的应用场景,推动产品产业化提速。”杨岭说。

文/许宁宁 李赫 昌道励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巨头扎堆入局 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
证券时报 2025-01-22
人形机器人离现实生活还有多远?
工人日报 2024-11-14
优必选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6.6% 人形机器人规模放量尚需时日
界面新闻 2024-09-16
创新产品频出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提速
经济参考报 2024-08-24
深圳人形机器人 “群星闪耀”世界机器人大会
广州日报 2024-08-23
人形机器人将"上岗" 专攻这些任务
人民日报 2024-08-06
从工业制造到服务业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将先开哪扇门
澎湃新闻 2024-07-30
实现高难度动作 还看人形机器人:长三角各地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解放日报 2024-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