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城市图书馆:144棵“银杏树”支撑、藏书量达八百万册
新京报客户端 2023-12-27 16:47

此次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开放区域为山间阅览区、24小时图书馆、休闲阅读区、元宇宙体验馆、库本阅览区和立体书库。

机器人馆员、元宇宙体验馆、“无感书房”……12月27日,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开放。自此,北京城市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址、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共同构成的“一馆三址”服务新格局正式形成。

此次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开放区域为山间阅览区、24小时图书馆、休闲阅读区、元宇宙体验馆、库本阅览区和立体书库。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20:00,其中,24小时图书馆将全年不闭馆。

2023年12月25日,从高处远望北京城市图书馆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建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

从南门步入北京城市图书馆,一眼望去,两座书山宏大绵延,超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闪动的知识山丘,展示数字图景,让读者在仰望间感受文脉传承的震撼。

北京城市图书馆将中国传统的“赤印”意象和新型公共空间设计完美结合,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藏书量达800万册,打造出“临山间 于树下 勤阅览”的阅读意境。

玻璃幕墙是整栋建筑最大的亮点,没有龙骨,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通透开阔的视野将图书馆与自然融为一体。到了夜间,幕墙的反光会将图书馆延伸出去,既壮阔又魔幻。

馆内建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最专业的艺术文献馆、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元宇宙体验馆,是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多元文化综合体。

其中,山间阅览区为读者提供中外文图书的阅览和外借服务,亮点图书专架设置文化和旅游图书、法律图书、获奖图书和“阅读之城”图书四大专区,开馆期间还特别点缀了“诗歌”主题的艺术家手作书,邀请读者漫步书山,邂逅惊喜。

2023年12月25日,北京城市图书馆,舒适明亮又极具设计感的阅读空间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AI数智馆员、机器人馆员、“无感书房”亮相

“你好,小图。”“在呢,请问有什么问题?”

“请问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开馆时间是?”“我想搜书,红楼梦在哪儿?”

北门服务台前,一位读者正在与AI数智馆员“图悦阅”对话,获取书籍导览、阅读指导与个性推荐等服务。图书馆外,一名机器人馆员正在巡航,招手即停,有问必答,可以实现自助借阅。

2023年12月25日,北京城市图书馆,AI数智馆员“图悦阅”可以与读者对话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目前,我们在馆内配备了4款机器人,能够完成借书、还书、导览、送书、送餐、环境消杀等一系列工作。比如,我身边的这款AGV搬运机器人,能够把图书送还到馆内的文献转流中心。搬运图书这种工作,以往都由人工馆员完成,有了AGV搬运机器人后,实现了馆员分身、提质增效,能够进一步解放人力。”相关负责人表示。

像这样的智慧服务场景,已经深度融入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建设中。在国内单体藏书量最大、可存放715万册图书的智能书库,15分钟内可精准定位取书,并由机器人配送至库本阅览区;馆内配备智慧桌面,读者可以轻松触达各种阅读服务,包括送书到桌;正在打造中的初代元宇宙图书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出虚拟与现实交融的阅读世界,读者可穿行线上的平行世界,与数字人对话,尽情探索知识的无垠边界;在全年不闭馆的24小时图书馆里,有着京城首家实现“无感借阅”的文化空间……

何为“无感借阅”?工作人员介绍,“无感书房”可以实现对读者的动态追踪,当读者将想要看的图书拿出书架后,视觉盘点系统会被触发。“通过图书智能搜索,发现少了哪本书,就会将图书自动绑定到该读者身上,加入其读书栏。如果读者将书带出阅读空间,就能自动借阅。”

现场数字化屏幕上不仅可以显示借还数据、人流量,还可以统计热门图书借阅类型,方便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运营和管理。

2023年12月25日,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名机器人馆员正在巡航  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魔法图书馆”“黑胶殿堂”后续将开放

除此之外,艺术文献馆、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等也将一一开放,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推出主题展陈、古籍修复体验空间、4D影院等,带给读者多重感官体验。

孩子走进“魔法图书馆”,用智慧手环可以开启“知识星球”“自然密码”“故事熊”“沉浸场”“梦想森林”等互动场景,学习知识、触摸科技、感受文学,手环记录的阅读轨迹和成长故事,都幻化为每个孩子专属的阅读森林。

三千年建城史、八百七十年建都史都将浓缩在“燕都印迹”的数字长卷中,读者“一眼千年”阅尽北京城的前世今生;首都图书馆747幅珍贵馆藏的旧京戏报将在“首图有戏”场景中动起来、亮起来,开创文献资源数字应用新范式;“声游北京”首展将唱响金代至今近800年的珍贵歌谣,“黑胶殿堂”将还原百年前复古旋律,谭鑫培的《卖马》、四大名旦唯一合作灌制的唱片《四五花洞》等珍贵馆藏将悉数亮相,高解析度自动演奏钢琴首次引入图书馆,让读者在大师级演奏中沉浸书海。

每年将开展千场以上活动

开馆期间,北京城市图书馆将在全市率先推出信用免押金读者证,读者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读者证,可在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各类文献,让所有读者零门槛借阅书籍。

此外,还将推出“摇篮书香大礼包”活动,向全市新生儿免费发放第一张读者证、第一本书、第一份书单、第一张书签,让含书香的新生礼物陪伴孩子茁壮成长;推广“阅享京彩”网借平台的服务范围至京津冀三地,三地读者可通过首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阅享京彩”网借平台,借还首都图书馆的图书;提供1000种“终身阅读书单”纸电一体免费阅读资源,并通过线上平台分龄分级开展阅读活动,让阅读和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开馆当日,风华国乐演奏会、汉服换装体验、国风主题留影、银杏谷集章、祝福集“盒”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将让读者感受到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体会流淌的文化魅力。

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将以书为媒,每年开展1000场以上活动,包含“讲+体验”“讲+展览”“讲+交流”“讲+研学”“讲+演出”等多种形式,串联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人文社科、艺术鉴赏、城市生活等主题,让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其中,“森林阅读季”将于春秋两季面向少儿读者举办名家讲堂、森林故事会、童心舞台、绘本戏剧、cosplay、图书漂流等活动;“书林隐语”围绕《牡丹亭》和《山海经》两大主题打造沉浸式阅读,通过解谜体验、实景探索等形式为读者带来年轻化、趣味化的阅读体验;“京城博谈”“科创研讲”“职业专谈”“大家领读”将邀请各界名家举办百场知识分享型活动;“百部经典传习课”邀请专家系统讲授《论语》《诗经》《史记》《红楼梦》等经典典籍,同步开展线下授课与线上资源发布;“典籍里的非遗”将邀约读者体验“品茶、读书、看戏”的雅韵生活;“我们的节日——非遗陪你过大节”将在春节等7个传统节日安排表演、技艺、雅集等不同形式的非遗活动。

■ 开馆惠民政策

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开馆之际,首都图书馆联合各区图书馆推出八大文化惠民服务举措,以满足市民读者文化阅读需求。

1、推行信用免押金读者证

2023年12月27日起,首都图书馆推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联合读者证”(即“一卡通”读者证)信用免押金办证服务,读者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免押金办理读者证,持证可在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各类文献。2024年1月1日起,全市公共图书馆范围内推行此项服务,原押金读者证借阅权限自动升级,读者可在原办证图书馆办理退押金事宜。

2、开通文献续借服务

为响应读者延长文献借阅周期的诉求,2023年12月27日起,免押金读者证开通文献续借服务,读者可在文献到期前14天内续借1次,续期28天。2024年1月1日起,全市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实现文献续借服务。

3、优化通借服务

2023年12月起,推出全市公共图书馆范围内的通还图书就地外借服务,读者可在通还点直接借阅通还图书,将自己爱不释手的图书带回家。

4、支持电子支付服务

为顺应数字化社会发展,满足读者非现金支付需求,2024年1月1日起,全市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门头沟区图书馆和密云区图书馆正在申办中)开通电子支付功能,为读者提供交纳图书逾期费等费用的便捷支付渠道。

5、增加预约图书取书点

为增加读者预约取书的便利性,2024年1月1日起,在现有服务网点基础上,增加全市公共图书馆预约取书点54个,提升读者图书借阅体验。

6、完善公共图书馆导航导引信息

为方便读者便捷地找到身边的公共图书馆,北京市各区图书馆指导区域内街乡级图书馆已完成在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的位置标注,在地图内搜索图书馆,即可显示附近的三级公共图书馆,并有路线和导航。

7、延伸“阅享京彩”服务

2023年12月27日起,首都图书馆“阅享京彩”网借平台的服务范围扩大至京津冀三地。三地读者可通过首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阅享京彩”网借平台,选择“送书上门”服务方式借还首都图书馆图书。

8、推出“摇篮书香大礼包”

为助力全民阅读,营造终身阅读氛围,把丰富的少儿文献资源推荐给读者,新馆推出“摇篮书香大礼包”活动,为新生儿定制人生第一张读者证,让阅读从0岁开始。活动对象为2023年12月及以后新出生的婴儿及家长,2023年12月27日起新生儿家长可通过首都图书馆官网、公众号或首都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官网在线报名申请参与本次活动。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张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