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新儿童研究》辑刊第三辑出版 期待“儿童”成为人文学科的学术关键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9 17:00

“儿童的发现”是“人的发现”的延伸、深入,也是其关键与核心,因此儿童研究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当今世界的儿童研究已蔚为可观,中国的儿童研究也翩然鹊起,但队伍还需整合与壮大,学术共同体亟待建设,全国性学术年会亦须推进,儿童研究专属期刊更需“零的突破”。

《新儿童研究》辑刊由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主办,是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教育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致力于构建和发展儿童研究学术共同体,助推中国儿童学学科的建设。自2020年6月创刊以来,《新儿童研究》辑刊受到了学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是中国儿童学研究专业辑刊的新突破。

今年9月,《新儿童研究》第三辑出版,汇聚了国内外儿童学研究众多相关领域的学者的原创学术论文、最新研究心得、学术访谈及书评等,所收录的文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第三辑的内容既有儿童学学科建设的探讨,又有与当前国内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相结合的儿童友好研究;既有儿童哲学理论、儿童哲学思维、儿童哲学教育实践的探究和经验总结,又有儿童文学与艺术的研究,并探讨了儿童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展现了国内外儿童研究核心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对儿童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等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新儿童研究》的编者及同仁怀着赤子之心,以此“突破”为使命,旨在集中展示国内外儿童研究学术理论之最新成果,构建和发展儿童研究学术共同体,发现儿童伟大之天性资源,提升儿童在整个社会、文化和教育中之地位,捍卫儿童权益,促进儿童茁壮成长。期待“儿童”成为人文学科的学术关键词。

笔谈一 儿童学的学科建设(编者按)

自19 世纪末“儿童学”概念由奥斯卡·克利斯曼(Oscar Chrisman)率先提出来,国内外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纷纷加入建设儿童学学科体系的队伍之中,为建立系统科学的儿童学知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相关的社会服务与实践,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整体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时至今日,儿童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已经在欧美日数百所高等院校中,通过建立儿童学系/ 所/ 研究院、儿童学系列课程联盟、儿童学专业期刊以及举办儿童学专题会议等多种方式得以确立,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建设经验。在中国,虽然自近代以来,儿童学已经获得了初步发展,但一方面各分支领域的建设仍参差不齐,缺乏内在的协调与配合,某些分支领域相比欧美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儿童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尚未获得更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儿童学相关的实践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也未对此充分重视,导致与儿童相关的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无法对建设儿童友好的社会产生更多积极、实际的影响。因此,本期特邀国内儿童学研究领域的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儿童学学科建设的整体经验和主要分支领域的前沿发展情况、儿童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构建等关键议题展开论述,以便为推进中国的儿童学学科体系建设献计献策,为造就中国儿童更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笔谈二  儿童友好研究(编者按)

2021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指出,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在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场所——幼儿园,怎样践行儿童友好的理念呢?幼儿园教师在环境创设上,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设计中,在课程设置上,在游戏环节,怎样体现儿童友好呢?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一起探讨,怎样在幼儿园环境下践行儿童友好的理念,怎样做到在尊重儿童、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

儿童哲学研究

绘本、哲学与儿童(摘要)

托马斯·E.沃特伯格 著  冷璐 译

本文首先叙说了托马斯·E. 沃特伯格本人从一位大学哲学教授转变为一名小学儿童哲学课程开发者的心路历程,随后介绍了如何基于绘本这种常见的儿童文学读物,在课堂中与儿童一起进行哲学探究活动。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利用马修·李普曼小说来进行哲学探究的方法有共性也有差异。最后,本文以绘本《田鼠阿佛》为例,呈现了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实施策略及其实际成效。

儿童文学与艺术研究

孩童应嬉游否——来自近世中国艺术领域的证据(摘要)

熊秉真 著  韦彩云 译

儿童游戏是否应得到允许甚至鼓励?这一久已存在的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近世中国的多方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实质性的借鉴。从南宋至明初,对“儿童游戏”问题的看法有三个不同的视角:专业画家支持儿童游戏,他们会在画作中描绘儿童快乐玩耍的场景;诸如朱熹等理学家则将游戏斥之为“无益”,但如王阳明等左翼自然主义者认为,游戏之于儿童身心健全不可或缺;此外,儿科医生也大力提倡儿童日常体育活动。重新审视这些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证据,既回击了菲利普·阿里埃斯所说的儿童概念仅仅是一项现代发明,也彰显了传统中国资源对于理解儿童游戏天性与权利这一今日热议问题的启示作用。

儿童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童年时代的探究与想象:当代儿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摘要)

艾莉森·高普尼克 著  冷璐 译

我们直觉地认为儿童(特别是幼儿)天生就是充满好奇心与探究精神的,正是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儿童才会不断学习和成长。但直到最近,学术界仍然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来详细阐明这一点。本文基于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技术,呈现相关的实验室及其他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深度讨论儿童心智的发展特点以及其和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讨论探究与想象在促进儿童学习方面的内在机制,并揭示其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启示。

书评

幻想、成长与抗拒的童心世界:《彼得·潘》导读(选摘)

刘莘

《彼得·潘》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具有跨越时代和超越年龄的经典地位。儿童阅读《彼得· 潘》, 很容易被作者杜撰的故事情节吸引,而成人阅读《彼得·潘》则能够琢磨出更多的意味。大抵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开启两个世界:一个是无须成人参与的童趣世界,另一个是儿童无法识别的纵横交错的意义世界。两个世界看似不同,实则彼此关联,并随着读者阅读视野的变化融为一个整体。

文/贝贝特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50多位学者作家共聚《儿童文学》笔会,探讨中短篇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3
王辰院士:医学教育应增加高质量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课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6
少先队学科建设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文学|“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成立,如何探寻上海的时代之风、精神之源?
文学报 2024-11-24
纪念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成立7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5
新知|哲学伦理学视角下的老年关切 重新审视老年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4
活动|“人文与社会译丛”系列读书沙龙:从中国看世界,学术出版如何深耕25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新知|《我心依旧——张国良学术自传》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