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 | 网络为风 托起繁花部落 “云端”开花 点缀村居生活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2022-10-28 15:51

初见多肉 一见倾心 “云间”串起致富之花

徐丽杰与多肉植物结缘实属偶然。多年前,朋友送来的一盆多肉植物“绿熊”勾起了她浓厚的兴趣,“我非常喜欢这种植物,很想尝试养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就开始了创业。”当创业的种子生根,徐丽杰毅然决定辞职创业。

隔行如隔山,转行为农,绝非易事。为此,徐丽杰与团队走访国内外各地学习多肉养殖的技术。在韩国与欧洲各国,在云南、山东……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2015年,徐丽杰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创办繁花部落多肉生活馆,以多肉花卉售卖、成品展示、花卉教学以及进口多肉花卉研究繁育为主要业务,并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生产示范基地,就此踏上了园艺之路。

“多肉是什么肉?”这是徐丽杰印象深刻的一句提问。“许多人在路过繁花部落生活馆后会有这样的疑问,纷纷进入馆内一探究竟。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可爱的多肉,纷纷加入繁花部落微信社群。微信也渐渐成为了生活馆销售多肉的主要平台。”

随着居民与周边农户对多肉需求的增加,为了进一步扩大培育规模,2017年,徐丽杰在昌平区十三陵镇创立了北京市繁花部落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

合作社在繁花部落多肉生活馆的基础上,以多肉种苗繁育和参观教学为经营主业,并为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会开设多肉种植培训课程。

“云端”课堂面面俱到 共育新苗 促成带货

合作社成立后,培育多肉的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几人扩大到现在的百余人。这些社员大多是十三陵镇本地农户、退休人员或是下岗待业妇女。这些社员通过多肉种植的培训,成长为合作社的正式种植人。”徐丽杰介绍说。

2020年至今,疫情反反复复导致许多居民处于封控隔离的状态,这也让许多热爱多肉的社员无法到达基地进行线下多肉种植学习。

徐丽杰说道:“社员们在独自接触新品种多肉时,可能会出现处理不当导致种苗死亡的情况,还有新农户陆续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急需指导,但是疫情之下我们无法手把手对大家进行培训。” 因此,“如何精细教授社员养护多肉植物”成为了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大量线上会议软件层出不穷,腾讯会议则成为了徐丽杰的“云端讲堂”。在直播会议中,她会悉心教导社员育苗、配土、施肥,所有的培育问题都会在实时的直播课堂上得到一一解答,“如何精细培训”的难题迎刃而解。

合作社“内培外宣”双管齐下。七年以来,多肉种植培训宣讲团已有6位主讲老师、10位助讲老师,其中大部分是曾经待业在家的妇女。王秀兰、张政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们通过不断学习与锻炼,走出村镇,走上讲台,走进网络,成为多个单位培训活动的主讲老师。

还有很多从农户成长为优秀社员的妇女,在重拾社会价值感的过程中,发挥网络平台优势,积极投身于多肉繁育和参观教学的乡村振兴事业,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线上会议软件授课还间接促进多肉植物的二次销售,进一步对多肉进行了推广。“许多居民在腾讯会议参加完多肉种植培育课后,还会在微信上联系我们进行复购,我们再用快递把多肉邮寄给居民,整个过程高效便捷,大家也都成为了‘以肉会友’的伙伴。”

“云端”讲座包罗万象 共创佳作 妙趣横生

合作社“繁花似锦”,趋于成熟。除了多肉植物种植、花艺课程,徐丽杰又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2020年,徐丽杰推出茶艺茶道与香道课程,备受各个社区居民好评。

她在腾讯会议的“云端讲堂”已经发展成“云端讲座”,2022年伊始至今,线上课程约有70余场,课程人数几十人到五百人不等。传统文化的“色彩”借助网络平台的“高光”不断大放异彩,吸引众多居民投入其中,探索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

不仅如此,在2020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徐丽杰巧思连连,将垃圾分类与多肉种植相结合,在线上线下推出垃圾分类培训课程,教授大家结合废弃布料、树枝、石头等制作多肉装饰画,带领大家变废为宝。

在网络平台的加持下,垃圾分类特色课程满足了居民对分类知识需求,帮助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提升环保意识。

“好有成就感!”“谢谢老师!”“感谢老师组织这次有意义的线上活动!”……一张张精美的作品展示、一声声真诚的感谢,道出了居民在腾讯会议上课、微信社群反馈中收获的满足感与价值感。实际上,徐丽杰在线上授课前,会提前教授居民如何使用腾讯会议、如何加入微信群组甚至如何使用微信。

“我们开设线上课程,不仅想帮助居民足不出户学习到丰富有趣的手工艺品制作,还希望通过上课,间接帮助老年朋友学会使用微信等软件,提高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徐丽杰说道。

如今,合作社已经从原来单一的多肉植物培育发展到现在多种类多方式的培育,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升级;培训课程覆盖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密云区、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形成了“生产、销售、参观、培训”一体的产业链。由于在精品多肉培育与带动妇女就业增收方面贡献突出,2019年,繁花部落农业合作社被评为北京市双学双比示范基地。

文/关喆

编辑/谢麒

相关阅读
新农人:种粮这条路越走越稳当
中国青年报 2024-10-31
读书期间得到老师和校友帮助 小伙两年共捐赠万斤辣椒和现金“报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寻访|明末存亡之际,两朵沪上“繁花”绽放京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寻访|明末存亡之际,两朵沪上“繁花”绽放京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拍《繁花》:王家卫基本做到了与金宇澄心意相通
王恺 2024-01-09
北京房山、门头沟灾后重建:争分夺秒,尽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新华社 2023-08-23
中青报:返乡不是“镀金”,如何让更多青年留乡干事
中国青年报 2023-06-26
小直播撬动大农业 平谷菜农变主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