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 | 昔日废弃矿山变身“京西花上人间”
北青社区报房山版 2021-07-07 15:38

过去,史家营乡曹家坊矿区由于开采历史较长,区域内森林植被损毁、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从2010年起,曹家坊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并引入市场主体发展生态产业。

如今,昔日的废弃矿山已转变为“绿水青山蓝天、京西花上人间”的百瑞谷景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山”理念,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矿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拓展区,由于开采历史较长,区域内森林植被损毁、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野生动植物物种急剧减少,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根据北京市确定的“生态修复、生态涵养”的区域功能定位,2006年-2010年期间,史家营乡用5年时间将全乡范围内的142座煤矿全部关闭,结束了当地千年煤炭开采史;从2010年起,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对曹家坊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并引入市场主体发展生态产业。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曹家坊矿区修复面积2300多亩,昔日的废弃矿山已转变为“绿水青山蓝天、京西花上人间”的百瑞谷景区,形成了旅游、文化、餐饮、民宿、绿化等产业,带动了“生态+旅游(民宿)”“生态+文化”等多种业态共同发展,实现了黑色产业“退场”、绿色产业“接棒”的转型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两山”理念,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明晰产权

调动市场主体修复生态积极性

为更好推动曹家坊矿区修复和保护,曹家坊村于2011年按照70年的承包期将矿区所在的后沟区域4700余亩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统一流转给开展矿区生态修复的北京百瑞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现矿区修复项目建设权、林地经营权、产业项目开发权的“三权合一”,通过明晰产权、明确修复范围和厘清收益归属,有效调动了市场主体投资矿山生态修复和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科学开展矿区生态修复,采取客土回填矿坑、边坡修复、鱼鳞坑围堰等生态修复措施,修建了4000余米行洪渠,确保了区域安全;

注重水环境修复,地下水位逐年增高;

通过水土保持、自然净化等措施,区域内泉水日渐充沛;

注重植被恢复,种植了近10万株元宝枫、金枝国槐等树种,使原来满目疮痍的矿区恢复了绿水青山。

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生态修复治理成果,在9年时间里,开发公司共投资3.5亿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景区利润的10%分配给村集体,并先后捐资600余万元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

此外,编制生态景区带动民宿发展方案,积极联合周边村民发展民宿产业,共享生态产品带来的红利。

发展生态型产业

显化绿水青山的综合效益

如今,曹家坊矿区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46.9%提高到2019年的69.6%,林木绿化率由2009年的61.8%提高到2019年的89.4%,草地增加了3.21万平方米,多年断流的山泉在2015年恢复了自流,水质达到国家地下水Ⅱ类标准。

矿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原来销声匿迹的白鹭、野鸭、野鸡等野生鸟类和野兔、野猪、狍子等野生动物回来觅食栖息。

曹家坊矿区现有鸟类33科99种、植物100科370属654种,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百瑞谷景区设置了矿山修复区、矿业遗迹展示区、自然风光区、乡村民俗旅游区等多个功能分区,山脚下利用废弃厂房改造成为百瑞谷饭店。

随着生态环境的提升,毗邻矿区的萧克将军作战指挥所旧址等也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周边人员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初步显化了“绿色”生态产品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矿山生态修复法治保障基础不断夯实
法治日报 2024-10-18
“打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可能
光明日报 2024-09-21
广西河池破解矿区修复难题 废弃矿山涅槃重生成网红景点
中国新闻网 2024-05-29
内蒙古绿色矿山特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广西乡村“披绿重生”:废弃矿山“变身”旅游研学好去处
中国新闻网 2023-10-15
房山史家营乡:靠4道防洪坝、推倒一面墙 百瑞谷景区保住下游村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2
内蒙古乌海: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蝶变光伏电站
中国新闻网 2023-01-08
贵州一矿山3年被罚62次被评为“绿色矿山”,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回应
红星新闻 2022-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