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号病例”风波,事情没那么简单
团结湖参考
2021-02-06
+ 关注

沈阳本轮疫情的“一号病例”尹老太去世了,她引发的风波却远没有平息。 

尹老太去年12月确诊,自打轨迹被公布之后,她就成了众矢之的。在不少网友眼中,她的“罪状”主要有这么几条:她从韩国入境完成14天的集中隔离返回家中后,第二天就出门活动,实在不负责;她先后跑了五家医院看病,包括小诊所,最终酿成“超级传播”事件;当地官方网站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轨迹,最初显示她12月21日未外出,但几天后又“微调”成了“两次打车去谱康医院”,这老太莫不是瞒报行程了?

老太的儿子在2月3日发了一封公开信为母亲辩护。他说没有居家隔离是因为提前问过社区,社区人员口头告知不需要,微信中也未告知;老人家没想到会中招,习惯性去诊所,没有好转才辗转了几家医院;两个版本的轨迹“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之,母亲挨骂太冤了。 

这封公开信本意是“求理解”,没想到反而火上浇油。网友们纷纷表示“你甩锅”、“你撒谎”,骂得更凶了,“理直气壮”地问候老太全家。 

当事人该怎么“求原谅”不是我想讨论的问题。我更关心的是,究竟该怎么看这场风波?尹老太的警惕性差到不可思议,她需要对此负责,但其行为是不可饶恕的吗? 

按照网友的“推测”,尹老太几乎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嫌疑:发烧不向社区报告、不去定点医院,辗转几家医院还隐瞒刚从韩国回来不久的事实,甚至有种说法,老太太“一听说核酸检测就跑”。这一系列“结论”很可能是从流调信息中“分析”出来的。“瞒报”嫌疑也是这么来的,前脚“微调”,后脚邻居的轨迹里出现了“陪老太去谱康医院”,这么巧的吗? 

网友早已看穿了一切。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瞒报”没个明确的解释,流调里根本也没提老太太是不是隐瞒了出过国的情况,连她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烧,我们都不知道。所以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老太太究竟有没有隐瞒症状、瞒报行程? 

我还想提醒大家一件事,老太太回国那会儿,国内冬季疫情刚刚抬头,境外回国人员解除集中隔离之后被测出阳性,还是比较新的现象。尹老太太回家后,很可能处在一个比较“宽松”的防疫环境中。尹老太太去过的其中四家医院都因发生院感封停,其中两家还吊销了执照,防疫漏洞暴露无遗。几家医院“放过”了老太太,究竟是什么原因?老太儿子声称社区和隔离点防疫人员都说不用居家隔离,究竟属不属实?这些也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沈阳当地给人一个感受,在面对舆情时十分谨慎。比如尹老太1月30日就去世了,坊间早就传开,然而那期间沈阳并没有新增死亡病例报告,记者去求证也碰了壁。官方确认死因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老太死前核酸早就转阴,严格说她死于基础病和合并症。比如围绕老太太的猜测,官方暂时还没正面回应,或许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但尹老太去韩国,以及她后来的一系列行为,究竟是失当还是违规,是需要加以厘清的。如果啥都不说,老太太究竟该负多大责任,就永远掰扯不清楚。在这样的前提下,谈什么公正呢? 

新冠疫情一再提示我们,什么是命运共同体,“一人干翻一座城”,就是比较极端的体现。共同体会承担每个个体行为的后果,因此,个体也对共同体负有某种义务。正是因为这种“共同体”的存在,经常会出现对感染者的“问责”现象,这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城市的停摆、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生产生活的改变,很可能都是因为某个人的失守。但应该看到的是,个体的义务并不是“无限”的,并不意味着只要出现了某种后果,比如感染后又感染了他人,个体就必须接受谴责。判断这一切的依据,是个体的行为是否遵守了防疫的规定,也就是说,他是否承担了自己的义务。共同体对个体的要求,同样也是有边界的,超越了边界,就可能成为舆论暴力。这样的暴力经常可以看到,比如隐私的泄露,对感染者行为动机的猜测等。

尹老太风波里,舆论暴力也随处可见,某些谩骂堪称恶毒。流调里任何只言片语,都能给硬发挥出“黑料”。某些人竟然公然表示对“这种人”实施网暴合情合理。通化那个搞推销的无症状感染者经历过一遭,现在又轮到去世的沈阳尹老太。我们对这些患者的全部了解,估计只有流调上那几行、十几行字。你倒是说说,尹老太或者别的“一号病例”是“哪种人”?假设哪天你也不幸上了流调,你希望哪个“天才”来定义你是哪种人、是不是活该被网暴?

疫情可能还会反复折腾我们的社会,如果下一个“尹老太”遭受公众凝视,这一地鸡毛难免重演。这时候我们更能体会,提地点、不提人的轨迹通报方式,是多么文明和厚道。不提人不影响惩罚违规者,更不可能耽误依法起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却能保护犯错者免遭舆论审判,保护社会免遭戾气裹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静雯

相关阅读
感悟|长大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6
赏读|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人口结构家庭的特殊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1
朋友圈 | 年少与年迈,都要勇敢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司法实践不应一成不变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陈扬用心实现当事人互谅互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4
赏读|俞敏洪:亲爱的妈妈,您一路走好!
博集天卷 2022-05-27
随笔|斗不过的小老太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9
毛豆、生姜、蒜头……杭州一老太在超市26次偷走91件东西
平安拱墅 2022-03-04
Qnews|杭州民警5年为85岁老人送2000多餐 食堂师傅会把菜煮烂一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