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今年本市平原地区补植3万株杨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07:44

4月1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通州区漷县林场举办“五大行动促平原林提质 建设大美北京森林”现场推进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今年,全市将在平原地区林地间补植杨树3万株,同时在林下补种栎树等阔叶类树种100万株。通过实施“调密度、补幼苗、沃土壤、防病虫、强功能”五大行动措施,促进平原生态林“长高、延绿、长寿”,逐步培育大树、大森林、大生态系统,进一步夯实花园城市生态基底。

当天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通州区漷县林场,这里拥有3.4万亩的连片森林。推进会所在地是本市第一轮百万亩造林地块,迄今已10年。“开展百万亩造林时,这里栽植了8个树种,包括白蜡、垂柳、刺槐、红叶碧桃等。2018年,我们对造林地块进行了提升改造,新添元宝枫、七叶树、白皮松、华山松、千头椿等,种植地被约8000平方米,打造复层异龄混交林,促进林地质量提高。”漷县林场场长魏强介绍,“今年,我们计划对6000余亩林地开展林分结构调整,新添两处生态保育小区,在林缘、林间空地种植蜜源、食源灌草植物,为鸟兽栖居提供场所和食物。”

北青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北京陆续开展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累计造林增绿21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4.9%。为了更好地养护培育、巩固提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成果,2018年以来,北京市创新推进了新型集体林场改革。目前,全市已建成128个新型集体林场,并全部成立管护队伍,对生态林进行分级分类管护。今年,全市还将新建集体林场10个以上,实现新型集体林场全域覆盖。

“随着两轮百万亩造林栽下的树木越发茂盛,林分逐渐郁闭,树木之间开始互相竞争阳光、养分,不利于森林健康发展。”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曾小莉介绍,今年,本市提出了“调密度、补幼苗、沃土壤、防病虫、强功能”五大精准养护措施,将着力培育高大、长寿、健康、稳定的平原森林,逐步形成复层异龄混交、近自然、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通过对过密林进行疏伐,对劣质、病腐树木进行清理,优化林木生长空间、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分正向演替,培育高大优势林木。同时,本市还将在林窗、林中空地等适宜地块补植栓皮栎、元宝枫等高大阔叶乡土树种小苗,形成高大、多彩乔木林。补植白皮松等常绿乡土树种小苗,形成针阔混交林,让全市平原生态林形成春有花,秋有彩叶,冬春还有绿,四季有美景。

此外,通过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枯枝还田、落叶化土,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为培育大树、大森林扎实根基。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面,本市将加强绿色防控,强化抗性种苗培育、森林经营、生物调控等治本措施综合运用,优先对有害生物危害林木进行更新改造。

全市还将持续积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营建小微湿地、本杰士堆、昆虫旅馆、动物庇护场所等栖息地,补植蜜源、食源植物,保留自然带等,为更多的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不断提升林地生物多样性水平。

据了解,在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全市还将持续开展生态惠民工程,在毗邻社区、村庄、单位、学校等的生态林内,适当增加步道、座椅等设施,让人们走进森林、享受森林,让森林既“好看”又“好用”。引导鼓励社区、单位积极营建“疗愈花园”“生境花园”等平原生态林应用新场景,让绿色成果共享、普惠于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探访西补隆林场:50年坚守只为一抹绿
中国新闻网 2024-06-19
“大美北京森林”怎么建?北京发布五大行动措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1
北京将启动绿化彩化三年行动 今年打造100条“城市画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9
大兴区长子营镇平原生态林 绿色“成绩单”再刷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大兴区林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9.36%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