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执裁、边摸索,做机器人比赛裁判是一种什么体验?
北京现场 2025-08-13 09:27
因为没有太多先例可供参考,裁判需要在不断地培训和推演中去摸索适用的规则,与机器人一同成长。

“机器人没有意识,(足球)场上无法跟它直接沟通。”“机器人无法通过眼睛细微的情感来体现武术的‘精神气’,只能依靠上下肢配合来完成。”对那些执法过各类赛事的裁判来说,执裁机器人比赛也是一段特别的经历。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日将在国家速滑馆开幕,比赛既有足球、武术、田径等传统项目,也有医院、酒店、工厂等应用场景赛。与传统赛事不同,机器人是这次运动会的主角。对执裁本次比赛的裁判们来说,没有太多先例可供参考,他们需要在不断地培训和推演中去摸索适用的规则,与机器人一同成长。

足球裁判尽量不干预比赛,让机器人自行对抗

每天所有足球项目比赛结束后,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速进化)副总裁董浩会把裁判们召集在一起,总结当天执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董浩此前曾执裁过RoBo Cup(机器人世界杯)、RoBo 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等赛事,是国内最早一批机器人足球赛事裁判。近几年,加速进化运营了一系列机器人足球赛事,董浩说他得先把裁判工作做好,考虑清楚所有细节,才能把相关尺度推广给其他裁判员。8月初,裁判们便聚集到国家速滑馆赛训基地进行相关培训,基本掌握了吹罚技巧。

不过,比赛总有意外发生,执裁标准也需要紧跟调整。“今天就有几个裁判在机器人碰撞时,下意识去拉它们。我一直跟他们强调,只有极个别情况下才可以拉一下。”董浩说,裁判员尽量不要去干预比赛,要让机器人自己去对抗,来体现它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也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

5619437394794196384.jpg裁判尽量不干预机器人比赛。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比赛裁判共有30余人,均为持证专业足球裁判。整个裁判组分两类,一类是主裁和边裁,负责在场上吹哨和控制球;另一类是技术裁判,负责裁判机的控制。从这两天外围赛看,比赛现场略有嘈杂,主裁在场上需要大声发出指令,技术裁判复述一遍后执行。董浩介绍,会尽快给裁判们配上耳麦,确保主裁、技术裁判能清晰通话。

规则层面,机器人足球比赛跟人类足球比赛并无太大差别,最直观的区别是场上的“沟通”。机器人没有意识,裁判在场上无法跟它直接沟通,所有指令都需要通过裁判机去控制。而且,机器人也不像人类一样会控制情绪,在场上容易出现乱冲乱撞的情况。

不过,经过几天外围赛观察,董浩称机器人进化很快,配合能力、观赏性等方面越来越好。一些队伍的代码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多个技战术,清华大学火神队机器人甚至可以用脚弓踢球,而不再局限于仅用脚尖踢球。从2V2到3V3,再到5V5,机器人足球比赛迭代很快。在董浩看来,11V11也会实现的,“一定会的,而且会很快。”

武术项目包括叶问蹲等动作,机器人“精气神”靠肢体呈现

“区别很大。”谈及执裁机器人比赛,武术项目技术代表张继东表示。没有先例参考,专家们赛前特别制定了一版适用机器人比赛的评判规则,跟真人运动员有很大不同。

张继东介绍,武术比赛的核心没变,都是根据场上运动员或机器人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演练水平、动作质量给予评分。区别在于机器人比赛时,又增加了一个动作技术分,“有的机器人能完成5个动作,有的能完成10个,有的甚至能完成15个,含金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张继东表示,人类武术比赛分值为10分,机器人则是“10+X”。动作完成越多,得分就越高,各赛队的分差也就拉开了。赛前,裁判团队跟参赛公司程序员有过沟通,鼓励他们多多编程,让机器人多多练习。

此次武术比赛共制定了20个动作供各个参赛公司选择,其中包括了白鹤亮翅、野马分鬃、弓步冲拳、叶问蹲等动作。同时,参赛公司还可以自行申报动作,专家评委将根据动作展现程度赋予其分值。

5619437393405880643.jpg武术比赛设置了20个动作供赛队选择。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相比其他项目,张继东称机器人武术比赛更难,不是编程结束就可以打出流畅的动作,而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个看似人类常做的简单动作。张继东以“弓步冲拳”为例,这个对人类很简单的动作对机器人来说却很难,它需要前腿弓、后腿绷,左手在腰间,右手在前面,设计和练习起来难度很大。

不过从这几天的训练情况看,有几家公司的机器人已经有模有样了,有的甚至能做后空翻,让裁判们大开眼界。“估计再有个三五年,它们上下肢配合会越来越好,一些腾空跳跃动作也就不成问题了。”在张继东看来,机器人未来肯定会完成一整套涵盖所有武术内容的动作。

不过张继东也表示,即便机器人进化到很完美,跟人类武术也还是有一定差别,“武术最讲究的是精气神,一抖、一定,都是通过眼睛的注视、随视、环视来展现的。”而机器人是无法通过眼睛细微的情感来体现精神气的,只能依靠上下肢的配合来完成,在评分体系上也要有所区别。

张继东介绍,参加执裁武术比赛的共有19名裁判,其中包括1名国际级裁判和15名国家级裁判。虽然是给机器人比赛做裁判,大家从上场检录到评判打分,都是按照高标准要求去做的。

场景赛紧贴生产生活实际,拆药分装可一次性剥离

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仅有传统体育项目,还设置了场景赛,既能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实力,又能体现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持续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根据项目设置,场景赛包括工厂场景的物料搬运和物料整理技能竞技、医院场景的药品分拣和拆药分装技能竞技、酒店场景的迎宾服务和清洁服务技能竞技、仓储中心场景的混料分拣技能竞技,各项比赛与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相比足球、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场景类比赛相对要静态一些,但对裁判的要求同样不低。因为首次设置场景赛项目,裁判也是从其他项目抽调过来的,从事体育舞蹈裁判多年的乔艳洁,被抽调到医院场景拆药分装比赛担任裁判。

拆药分装项目要求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将板装药片、胶囊等拆开,然后再放到药品的分装盒中。乔艳洁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拆药分装项目分为三个级别,初赛规定拆一板药,在20分钟规定时间内全部剥离出来,每个药片20分,拆药过程中出现药片破损、掉落等情况则要扣分。第二局则是两板药,每个药片为25分。第三局每个药片为30分,且药片有可能换成胶囊,对机器人手上的力度和精准度要求更高。

5619437390125936066.jpg医院场景拆药分装比赛裁判乔艳洁(中)跟赛队代表进行交流。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没接触机器人之前,乔艳洁印象中它们会一粒一粒地剥离药片,“我今天发现一个机器人,能一次性剥离所有药片,这个确实没想到。”

第一次做机器人比赛裁判,乔艳洁跟着团队做了几次培训,也了解了很多机器人相关知识,“每个队伍对机器人建模、调控等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调试,才能很精准地把药片剥离出来,这一点很不容易。”

文/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这些精彩赛事别错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3
世界机器人运动会|机器人踢足球,在笨拙中试金
北京商报 2025-08-13
机器人“奥运会”倒计时!各赛项进入最后测试阶段
新京报客户端 2025-08-13
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在即,钢铁“球员”率先在绿茵场“硬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3
虚拟动点刘耀东:空间计算助力合作伙伴造“更好的机器人”|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2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场馆里,网速有多快?
北京新闻 2025-08-11
未来感满满!机器人参加“奥运会” 这些看点不容错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视点|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宇树格斗机器人成全场焦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