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臭、停车难,北京海淀这处环境脏乱点换新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04 19:26

日前,北京海淀区北下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依托“群众提、共同议、集体定、公开评”的党建议事机制,化解了厨余垃圾回收点设置与居民日常通行需求之间的矛盾。

“厨余垃圾箱占着通行出口,味道大,并且车停不稳怕剐蹭”“清运车进出难,早上堵得心慌”……今年年初,家住海淀区铸诚大厦和中电信息大厦附近的居民反映:两栋大厦楼前的垃圾容器集散点长期占据公共空间,导致车辆、人员通行受阻,厨余垃圾气味刺鼻,还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冲突,垃圾容器占位导致非机动车停放困难,早高峰时段车辆“见缝插针”,剐蹭纠纷频发;二是效率矛盾,清运车作业需临时封闭通道,与早高峰通勤车辆形成“对冲”,引发拥堵;三是环境隐忧,部分餐饮单位将垃圾遗撒在容器外,导致环境脏乱。

海淀区北下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立即与物业公司、居民代表、清运企业搭建了“1+3”议事平台,一场围绕“厨余垃圾集散点移位”的协商会随之展开。

“挪走垃圾箱,我们的保洁压力会倍增!”物业经理率先抛出顾虑。居民代表则强调:“停车以及通行安全是底线,不能总让车主与居民提心吊胆。”清运企业坦言:“新点位必须满足作业车的转弯半径要求。”面对分歧,北下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引导各方跳出本位思维:“我们要找的是最优解,不是谁压倒谁。”

经过反复协商论证,最终形成“移位+改造”的处理方案:一方面,将垃圾集散点北移至路北侧,避开主要车流通道;另一方面,实施动态管理,将清运时间调整为非高峰时段。同时,加强共建监督,由居民志愿者、物业保安组成巡查队,有效防范垃圾外溢。

“这个方案兼顾了各方核心诉求,是真正的‘最大公约数’。”参与协商的居民刘先生感慨道。方案公示期间,物业继续收集意见。针对部分居民提出的厨余垃圾桶造成地面脏污问题,执法队与海淀固废部门了解情况并明确了保洁责任,将方案进一步深化提升。

方案实施后,停车纠纷投诉量下降了83%,清运效率提升了30%,居民满意率达100%。曾经的“问题点位”,如今已成为“治理地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海淀城管开展餐饮单位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北京海淀区83个老旧小区将“换新颜”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3-10-09
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持续开展餐饮企业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7
海淀城管执法部门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7
海淀城管加强中关村展示中心及周边环境秩序保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26
图记 | 北京海淀:科技助力垃圾分类
新华社 2021-01-18
“定点式+流动式”垃圾投放 大兴黄村西里老旧小区换新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10
北京俩月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2936起 典型案例曝光
北京日报 2020-1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