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选择食物的常见误区,你踩雷了吗?
大众医学杂志 2022-05-24 14:30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学习烹饪、享受食物天然美味,选择新鲜、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那么,以下这些烹饪、选择食物的误区,你踩雷了吗?

误区1

调味料多用点没关系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逐步得到重视,人们做菜时会有意识地控制盐的使用量,但为了使口感好,会添加许多其他调味料,如沙拉酱、辣椒酱、味精、酱油、蚝油等。

殊不知,这些调味料脂肪、钠含量都不低。例如,1 克味精(鸡精)含有 80 毫克钠,相当于 0.2 克盐 ;10 克蚝油含有 379 毫克钠,相当于 1 克盐。

因此,烹饪时使用过多调味料,可能会无意“制造”出高盐、高油菜肴。

误区2

煲汤时间越长,营养价值越高

用肉、鱼等煲汤,随着时间的延长,汤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会有所增加。但即使是长时间熬制的汤,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肉相比,也是微乎其微的。

举个例子,用 100 克鲫鱼熬汤 2 小时,汤中只有 0.74 克蛋白质,而100 克鲫鱼含有 17 克蛋白质,两者相差悬殊。

另外,煲汤时间过长,食物中的小分子风味物质容易被破坏,不仅汤的口味会受影响,肉也会变得过于软烂,口感不佳。

大多数研究发现,为兼顾营养与口味,煲汤1.5 ~ 2 小时较适宜。

误区3

不粘锅对健康有害,不能用

不粘锅的涂层材料主要是特氟龙,在常温至 260℃的温度范围内不会发生变化。当温度超过 260℃时,涂层逐渐向不稳定状态转变 ;当温度超过 350℃时,涂层材料会发生分解。

在日常烹饪方式中,爆炒的温度较高,通常约为 200℃,即使采用油炸的方式,油温一般也不会超过 250℃,故使用不粘锅是安全的。当然,如果不粘锅的涂层坏了,则另当别论。

误区4

家里的煎炸油可反复使用

为了节约,不少人不舍得丢弃煎炸过的油,甚至用它来炒菜,这一做法不可取。因为煎炸过的油中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含量高。

有研究发现,煎炸 45 分钟后,食用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会升高 31.5 倍。因此,应避免反复使用煎炸过的油,也不要用它来炒菜。

误区5

保质期越长的食品越安全

随着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包装食品或判断食品是否新鲜时,会关注保质期。

所谓“保质期”是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在此期限内,其营养价值、口感、外观及物理性状可以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

人们对保质期往往存在一些误解。

首先,在保质期里的食品不是“绝对安全”,因为环境中的微生物可谓无处不在,一旦保存不当,它们就会“入侵”。即使是处在保质期内的食品,食用时也要留意是否存在异常(如真空包装胀袋、罐头鼓包等)。尤其是拆开包装后的食品,要尽快吃完。

其次,并非保质期越长越安全。保质期与食品含水量、包装工艺、防腐剂含量、储藏条件等因素有关,保质期的长短不是衡量食品安全风险的指标。

第三,大家在查看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时,往往只关注时间长短,而忽略了储藏条件。有些食品需要在干燥、避光处保存,有些需要冷藏,否则难以保证其安全。

误区6

有食品添加剂的都不健康

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相对安全的,但消费者要警惕不法企业违规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长期、过量摄入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消费者应尽量减少食用包装食品,或注意阅读食品标签,选择食品添加剂较少的食品。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新发布食品安全标准影响几何
经济日报 2025-04-20
吃不完的月饼,能放冰箱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21
防腐剂不安全?标有“无添加”“无防腐剂”的食物更好?你的疑问我来答!
人卫健康 2024-02-05
方便面的委屈自述:宝宝没有那么“垃圾”!
健康上海12320 2023-11-13
很多人不知道:瓶装水也有保质期!喝了“过期”的水会有事吗?
科普中国 2023-10-11
手把手教你如何挑选安全又美味的熟食~
健康上海12320 2023-10-02
没过保质期就能继续用?眼药水使用这些常见误区要注意
健康中国 2023-08-17
看懂食品标签,做个精明消费者
深标食品 2023-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