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文化运营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12月17日迎来“一周岁生日”。“YUAN·启-培源2020年终总结会暨第二期剧本征集启动”活动,在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第二期孵化正式进入剧目征集阶段。
据悉,“培源”自2019年12月启动第一期剧本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国95个城市342位编剧的367部剧本,其中,原创剧本占比高达92.64%。经过初评、复评等一系列环节,共有24部剧本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孵化。截止岁末,有5部剧目于当年完成商业首演,另有11部作品已完成签约或正在签约中,2021-2022年,有望以完整成熟的面貌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
在一年的运营中,“培源”在剧本评审和孵化方式上进行了突破行业常规的创新。在评审期,引入了研究型学者、出品制作人、导演、编剧、媒体人等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搭配进行评审的方式,以平衡剧本的艺术性、市场性、独特性、可操作性,真正挑选出未来能够在市场上长演不衰的作品;在孵化阶段,秉承着要把优秀剧本送向市场的初衷,在出品机构对某一部剧本有出品意向的前提下,以较高艺术水准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借由培源和出品机构共同的力量,展开有方向、针对性、出效果的孵化工作。
孵化期长达6个月,根据每部剧本不同的情况采取了文本修改提高、全剧剧本朗读、戏曲片段展示、常态化研讨会等孵化方式,共举行了66场孵化活动。
培源一期完成首演的5部剧目为话剧《水流下来》《景阳钟声》《春逝》《新西厢》《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11部进入签约的剧本为话剧《冰川在末日到来的那天没办法全部融化》《离婚登记》《嬴驷与商鞅》《跪求评价,琉璃厂做的琉璃透亮么?》《国王的爱情》《狄公案之中秋宴》《月下斩貂》《千里江山图》《幸福交响》、儿童剧《恐龙凶巴巴》和音乐剧《摇滚李唐》,这些剧目的编剧还在现场获得了孵化纪念证书。
活动现场,运营方还展开了“培源+X”生态系统的畅想,系统介绍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以编剧孵化为核心,进而延展到导演、制作人等产业核心资源的全面聚合,搭建良性健康的戏剧生态系统。此外,培源正式宣布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天桥艺术中心、爱奇艺三家不同类型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在孵化场地、出品制作、剧目征集等方面展开合作,为平台、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机会。
而相比第一期,刚刚启动的培源第二期征集将有三大变化:除常规的不限题材征集外,增加了重点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的征集,针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城三带”三个主题征集优质舞台剧剧本。同时,爱奇艺在培源官网上展开了“破晓计划”征集,吸收悬疑、奇幻等风格化、年轻化的作品。
此外,编剧申报、评委评审将完全通过培源官网进行,编剧们自行注册、上传剧本的同时,培源平台还引入由国家授时中心授时的“可信时间戳”功能,为剧本提供有法律依据的时间证明。
同时培源官网还实现了有剧本需求的出品机构自主发布征集的功能,目前已正式开放。征集时间为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2月28日12时,在此期间,编剧百度搜索“培源剧本孵化”,登陆培源官方网站(www.peiyuanproject.com)注册、登记、申报,相关信息将通过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微信公众平台、宽度网微信公众平台了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