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造车新势力有些危险,双积分新政有什么变化?
车讯网 2019-09-20 18:34 阅读量:21298

今年,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管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格,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以及汽车积分等相关政策的推动,汽车企业对于电动化的深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得稳定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与此同时,节能和排放法规不断变化,传统汽车也面临着满足五阶段燃料消耗量等法规要求的巨大压力。在满足新能源积分要求和燃料消耗量积分要求等多重下来下,目前还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传统汽车将如何发展成为行业普通关注的重点问题。

而此次的修正案基本上延续了7月份公布的双积分政策修正案。其中最大亮点:车企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乘用车独立核算,打破了纯电动汽车分摊大排量燃油车双积分压力的行规。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乘用车独立核算

我们可以看到,在9月份公布的修正案中显示:对低油耗乘用车进行定义:"本办法所称低油耗乘用车,是指综合燃料消耗量不超过《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中对应的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与该核算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之积(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的传统能源乘用车。"

然而,针对新增条款中,新能源汽车不参与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也是针对双积分政策提出后,一些传统燃油车企大户为应对双积分政策布局新能源领域。其实,新版双积分政策修正案目的是不让车企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产生过度的偏废倾斜,实现低油耗节能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均衡发展。这意味着高排量车企依靠纯电动车型分摊双积分压力不可行,要想拿到正积分,要做到新能源车和低耗油节能型燃油车共同发展,也就是说,要二手抓,二手都要硬。

双积分迎来什么样的变革

随着中国车市下行,新版双积分政策修正对于混动车型还是利好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该适当放宽对燃油车的限制。但事实上,包括新能源汽车不参与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以及提出低油耗乘用车概念,旨在通过政策手段进一步推动国产自主品牌对于汽车产品在品质上的把控和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而在电动车领域,虽然目前国产品牌的产品在续航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但是要知道,这种领先在当下的时代里只是占时的存在,看看这些国际巨头公司,先不说他们在里程上的续航能达到多少,至少在核心技术的储备上以及研发方面的成果上就已经在迎头赶上国产自主品牌的其它企业,可以说是只要稍微的不小心,这些企业就会将已经发展了数年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迎头赶上,对于自主新势力而言,暂时领先的日子在未来也不一定好过。

而对于混动的车型来说,其实合资品牌的车型已经开始发力了,面对双积分利好的政策,以及混动车型可以介于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型之间的明显优势,PHEV车型或许也将成为下一个细分市场上的主导,毕竟很多企业在电器化转型的时期是需要过渡的,而过渡时期最能体现积分的车型就是混动汽车,毕竟它比燃油车更节能,比新能源电动车也更稳定。

面对积分制造车新势力最危险

那么面对积分的调整以及双积分给厂家带来的压力,这些造车企业该如何转变和改变呢?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面对的双积分调整首当其冲的对象就是国内的造车新势们,本身这些车企业在造车方面的想法就参差不齐,有的车企没有生产资质,需要代工,有的厂家有资质但是没有量产能力,而他们的这些举措其实也在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纯电动领域的造车门槛其实并不高,但是其关键因素就是电池技术。

从补贴对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为焦虑的问题,所以要想造车续航更远,在在造车没有突破的前提下,只有不断的堆砌电池,来获得续航增加,而这也大大的增加了产品对于电池上的负担,只为了拿到补贴,而不考虑电池安全等因素,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觉得问题,毕竟,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家电池都一样的情况下,其实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只是拥有同一台电机,而外壳不一样而已。

所以,双积分政策的改变是国家在大的层面,处于对汽车销量、安全、以及节能而实现的手段,它的目的其实也是帮助自主车企实现快速的发展,但是纵观目前的车市状况,除了有少部分车企在新能源领域上初见成效,其它更多的车企在面对车市下滑的局面仍有着非常大的考验,资金不足、人才流失、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的格局,让这些企业只能应付差事,所以,造出什么样的车,是不是一台好车对于这些企业身上也变的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以至于在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改变,造车新势力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

写在文末

国家补贴政策在变化,不在一味地强调续航里程,看似是将一些车企拒之门外,其实,这样的举措是在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你,毕竟,现阶段以纯电动为代表的这类车企占据新能源的大多数,而又受限于电池技术的发展,续航里程已经陷入困境,所以,在有能力的范围内,控制成本也是有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

我们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对于发来的发展是趋势,也是必须要走的路,而在这条通往大环境的行业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面对种种暴露的问题,双积分等相应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做出调整,因为只要这样,才能让新能源的大行业健康而且良性的发展下去,而针对政策的调整,也是政策给予新能源车企的最大支持。

来源/路咖

编辑/何登峰

相关阅读
下月初施行,事关新能源汽车!这一政策有重大变化,专家这样预判……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11
乘用车“双积分”迎变:单车积分下调 新增“积分池”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7-08
“双积分”政策修订设立积分池制度 微型电动车“刷分”将成历史
证券日报 2023-07-08
去年新能源车企正积分超预期,积分“不值钱”会引发车企涨价?
澎湃新闻 2022-07-13
“双积分”管理办法将迎重大调整:新增积分调节制度 拟与碳减排体系进行衔接
证券时报 2022-07-09
“双积分”办法将大改:新增交易调节机制 稳定积分价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7-09
2021年“双积分”考核比亚迪成大赢家 上汽通用、东风有限负分垫底
经济观察报 2022-07-06
车企双积分成绩出炉:特斯拉、比亚迪新能源积分均超百万分
澎湃新闻 2022-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