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 祖孙女民兵 青春献大漠
新华社 2019-06-28 11:15

席永翠(左)和席彩娥一起给樟子松浇水(6月4日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上世纪70年代,全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席永翠和丈夫卜凤云在家里看女子民兵治沙连的老照片(6月3日摄)1974年5月14日,54名平均年龄18岁的女民兵扛着红旗,换上军装,以“撒尽浑身千滴汗,誓叫沙海变绿洲”的豪情壮志,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如今63岁的席永翠,就是第一批女子民兵治沙连中的一员。

席彩娥(左一)和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女民兵进行日常训练(6月4日摄)。出生在补浪河的席彩娥,今年28岁,她从小听着治沙连的故事长大。2012年即将结束军营生活的席彩娥得知治沙连急需一名新连长,她思前想后退役回到家乡,在2013年元旦那天成为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第十三任连长。除了治沙造林和日常管护,席彩娥和其他年轻的女民兵一起,负责着连队展览馆的讲解工作,向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讲述治沙故事,传播“治沙精神”。

席永翠(右)和席彩娥在陕西榆林补浪河乡她们治沙、护林的地方(6月4日摄)。席永翠回忆,刚到治沙连的时候一天干活16个小时左右,住宿条件及其艰苦。她在治沙连待了8年,26岁要结婚了才离开。

20世纪70年代,席永翠(二排左五)和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女民兵在一起(资料照片)。席永翠一直说,治沙不是一代人的事,是需要几代人一起努力的。循着席永翠的足迹,席家有5位女性先后进入过治沙连,如今,现任治沙连连长席彩娥正是席永翠的侄孙女。

席永翠和丈夫卜凤云在位于榆林市区的自家小区里散步,小区所在的位置曾是一片沙漠(6月3日摄)。截至目前,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荒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连长席彩娥(左一)在治沙连展览馆给前来参观的访客进行讲解(6月4日摄)。

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潇

编辑/耿蕾

相关阅读
视窗 | 甘肃敦煌:大漠乘驼数字化系统上线运营
新华社 2025-05-12
视窗|内蒙古达拉特旗:大漠迎客来
新华社 2024-08-01
视窗|戈壁大漠 驼羔盛会
新华社 2024-04-25
沈阳化工大学毕业生扎根大漠 书写“化工报国”的无悔青春
中国新闻网 2023-11-08
视窗|为大漠穿上“网格衫”
新华社 2023-08-13
为青春献唱 时代少年团《青春不枉》MV首发
央视 2023-05-03
宁夏消防新训进行时:青春无悔献消防
中国新闻网 2023-02-21
北京警察学院|薪火相传百年路 强国有我献青春
北京警察学院 2021-1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