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媒体刊文评“双节”期间“轻违不罚”:释放迎客诚意
经济日报 2023-10-21 08:20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期间,不少地方都对外来车辆采取了“轻违不罚”、柔性执法的举措。例如,对因不熟悉路况而导致的轻微违法“只警告不处罚”,对返乡人员车辆的轻微违章不予处罚等,受到人们的好评。

每逢假期,各地都会遇到旅游流、探亲流等交织叠加的情况,群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交通流量处于高峰,行车突发情况更难预测。在此情况下,外地游客进入陌生城市,很可能因为不了解当地环境、交通路况而违反交通规则。对于这些主观上非故意、客观上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有关地方采取柔性执法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驾驶人的焦虑情绪,增进其对交通法规的自觉认同,也体现了城市人文执法、温情执法的理念,展现友好包容的迎客之道,提升游客对城市的好感度。

一座城市想要提升吸引力、促进文旅消费,不仅要在景点、美食、酒店等硬件上下功夫,也需要文明、包容、人情味等软实力的提升。假期开始之前,有关地区把“轻违不罚”的通知发出来,把问题想在前面,把保障和服务做在前面,是城市人情味的表达,是开门迎客的一份诚意,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使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骤增的车流量考验城市旅游接待能力,也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对外地车辆“轻违不罚”,能够让本就紧张的执法资源得到高效配置,更好地集中力量处理棘手、严重的问题,保证道路顺畅通行,维护交通秩序。有关部门也应从中观察异地出行的痛点并加以妥善解决,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柔性执法有“双节”期间、外地车辆、轻微违章等一系列前提条件,“轻违不罚”并非法外“特权”,更不是放任不管。行政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符合条件的、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都有不予处罚的规定,有关部门是依法办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方式方法,既没有消减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体现了执法的情理和温度。“轻违不罚”背后的执法理念和城市管理思路不仅在节假日等节点需要,平时也同样需要,不仅要对外地游客加以体谅,也要在更好服务本地居民上进一步下功夫、想办法。(曾诗阳)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Qnews|“五一”期间 江西多地交警柔性执法 轻微交通违法不处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1
童话世界趣打卡 畅玩冰雪乐翻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05
今起开通!这条新专线直达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2024-01-20
多个省份元旦假期文旅市场数据超疫情前水平
澎湃新闻 2024-01-02
元旦假期浙江文旅“开门红”:日均接待游客682.6万人次
澎湃新闻 2024-01-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