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今年打造2万亩“三新”示范田 助力农户节本增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14:38

近年来,北京市加强“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技术示范,通过打造样板田、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让更多农户、合作社认识到“三新”技术优势。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获悉,2023年,本市累计打造“三新”技术示范田2万亩,包括粮田1.52万亩,菜田0.48万亩。初步测算结果显示,全市“三新”技术示范田亩均节肥5.3千克,亩均增产58.5千克,亩均节本增收178.8元。

北京中顺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位于延庆区的一家以种植鲜食玉米为主的农业企业,早期玉米种植人工投入量大、成本高,且化肥利用效率低下,为此找到市、区农业技术部门,寻求技术帮助。

技术人员了解到其技术需求,结合延庆区春玉米生长期间干旱缺水的限制条件,制定了以“三新”技术为核心的施肥技术模式。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新技术)、施用专用配方肥(新产品)、示范有机肥撒肥机(新机具)等。通过技术示范,平均每亩减少施肥量(纯量)6.4千克,平均每亩增产100穗,按照每穗1~1.2元的价格计算亩增收100-120元/亩。

此外,通州区漷县镇黄厂铺村民张海英种植粮食作物多年,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现在她的基地已实现“三新”技术覆盖。

据了解,在小麦播种期,采用种肥同播技术,省工高效;返青期利用自走式喷灌机随水带肥,节肥降本;中后期期利用无人机“一喷三防”,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含腐殖酸水溶肥可以防止早衰,增加粒重。2023年种植小麦667亩,平均亩产达到550千克,产量水平居全市前列。

怀柔区庙城镇桃山村静云笛声园区以种植设施蔬菜为主,2023年开展“三新”技术示范,主要包括水肥一体化、土壤微生态修复技术和氨基酸水溶肥提质技术等。示范结果表明,番茄亩产量5160千克,比常规区增产430千克/亩,亩节肥(纯量)4.3千克,亩节本增收3400元。辣椒亩产量5200千克,比常规区增产350千克/亩,亩节肥(纯量)4.3千克,亩节本增收2300元。园区负责人感叹:“通过“三新”技术示范,了解到干农业也需要新科技,现在园区的人力成本、生产成本都显著降低了,化肥用量减少,园区也走上了绿色发展转型之路。”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本市将继续推广科学施肥“三新”技术,打造化肥减量增效升级版,助力首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石颜通 曲明山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无人机撒肥“护航”小麦返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陕西商洛:高标准建设“四块田” 抢抓农时忙春耕
中国新闻网 2024-03-21
京郊首次应用白菜整地施肥播种一体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吨粮田”丰收背后的三种“打开方式”
新华社 2023-11-02
甘肃天水279万亩秋粮收获,有何“丰收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3-10-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