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远离“代理退保” 保护个人权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11:02

案例一:

邹先生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想退保,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了解到“代理退保”业务,经线上沟通,对方承诺一个月内可以退保成功,同时收取30%的手续费,邹先生便按对方要求提供了保单、身份证、新开的手机卡及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签署了保险退保服务协议,并缴纳了定金,对方特别交代不要接保险公司电话。一个月后,邹先生并没有收到任何欠款,再次联系对方,已打不通电话,微信也被对方拉黑,此时邹先生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同时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对方利用,后悔莫及......

案例二:

高女士因怀孕后经济压力骤增,专门从事“代理退保”的张某主动联系高女士,向高女士承诺如授权其代为办理退保,可将高女士投保的长期寿险全额退保。张某要求高女士先支付一笔押金,然后将其留存在保险公司的联系方式变更为自己的电话,便向保险公司进行长达半年的无理投诉。后经保险公司主动与高女士反复耐心沟通,高女士同意正常退保。张某得知后胁迫高女士支付代理劳务费共同办理退保手续,威胁高女士若不支付,则公开个人信息并进行蹲点骚扰。高女士不堪其扰,只得支付费用了事。

消费者遇到问题应通过正规渠道合理诉求,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处理,遇到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进行诈骗等非法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确保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代理退保”风险隐患:

1、失去正常风险保障。退保后由于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的不可预知,如想再次购买,会出现费率增加、保险责任免除、无法购买等情况。

2、资金受损风险。非法代理退保名为代理维权,实则牟取暴利,退保前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或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以赚取佣金。

3、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非法代理退保中,消费者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会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有引发电信诈骗等风险。

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新华养老保险北京分公司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1、谨慎理性办理退保。消费者应对代理退保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理性衡量是否有必要办理退保,比如退保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失去保险保障,如再次投保会面临投保标准提高,甚至拒保的风险。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

3、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如对保险合同有疑问或需办理退保,可访问保险公司官网、拨打客服专线、亲访保险公司寻求解决。如因保险合同内容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可依法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

文/新华养老北分供稿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致尊敬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您的权益 远离非法“代理维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经济日报:从严打击“代理退保”黑产,保护投保人权益
经济日报 2023-06-07
北青快评|遏制非法“代理退保”需要形成合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1
雷霆出击 阻断“代理退保”获利回路
上海证券报 2022-11-29
北京银保监局风险提示:非法“代理退保”要当心 理性维权要牢记
中国网财经 2022-09-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