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记者观察 | 十年疏整促,善作善成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06:57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殷殷寄语。2014年以来,北京市扎实、有序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把“难点”作为问题导向,把“善”作为方法论,把“作”当成具体的创新路径,把“成”作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

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就像一台刀刃向内的外科手术。疏解中,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的经济利益问题;提升中,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无一不需要政府在每一步行动中,讲求实效、不务虚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十年北京疏整促历程发现,善作善成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工作中,以问题为导向,善统筹、善创新、善宣传的“三善”工作法,成为疏整促中击破难点,干出“实绩”的“北京经验”。

善统筹。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城区”是专项行动的重头戏,北青报记者发现,坚持党建引领,主动给领导干部压担子成为各区的通行做法。在石景山区,临时党支部建在了拆违现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格坚守不准当违法建设的保护伞、不准说情打招呼、不准搞内外勾结、不准从中谋利、不准散布负能量的“五个不准”原则;在门头沟区,健全考核督办工作机制,将各镇街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激活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体制;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实现治理基层违法建设“零冲突、零复议、零诉讼”。总之,“党建引领、压实责任”是全市各项疏整促工作顺利推进的根基。

善创新。在西城区,动物园批发市场的疏解是北京疏整促中的典型案例,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蝶变中,指挥部通过“产权换疏解”“税收推动”“减量平移”“股权收购”等多种方式,以“一楼一策”的创新模式为“动批”的疏解打开了新局面;在东城区,雨儿胡同的修缮整治没有经验可鉴,东城区在边调研论证、边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北京市首个“申请式腾退”和“申请式改善”政策体系,为老城街区更新提供了政策支撑;在丰台区,北宫镇推出宅基地建房一户一“码”监管制度,形成“人人都是违法建设监管员”的全民监管模式。总之,“一楼一策”“一户一策”“一园一策”是疏整促赢得百姓支持的“法宝”。

善宣传。在石景山区,“老街坊文明劝导队”的故事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他们发挥“老同事、老工友、老邻居”优势,以“情”入户、以“理”服人、以“法”劝拆,破除社区居民观望心态,让社区拆违的带动效应快速形成;在大兴区,在持续推进“无群租小区”创建工作中,各职能部门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宣传,针对不同主体,引导各方合法合规出租承租和使用房屋,增强百姓的安全意识,提升市民抵制群租房自觉性,减少违法群租现象。总之,基层社干将心比心讲案例、讲情理是疏整促可持续推进的内生动力。

北京疏整促专项行动十年,从“善作”到“善成”,是以百姓心为心的积累过程,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刻写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30项任务全面启动!2024年海淀“疏整促”要干这些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4-03-09
记者观察 | 北京以创新思维抓疏整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记者观察 | 北京十年“疏非”历程回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十年疏整促成就幸福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记者观察 | 疏整促:实践中的破与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