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丨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千瓦时,这个“全球首次”有何深意?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8-26 16:56

用电量再创新纪录!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这是我国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在全球也属首次。

“1万亿千瓦时”啥概念?不妨从两个维度理解:横向看,这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电量总和;纵向比,这是我国2015年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的约两倍。

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达成“1万亿千瓦时”,高温天气带动居民生活用电量上升是重要原因之一,也离不开生产、消费等各环节的强力拉动。

生产繁忙。浙江宁波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7月份工厂日出厂整车超过450辆,订单量超过原年度排产计划。供电部门数据显示,7月份当地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新兴产业茁壮成长,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制造等表现亮眼;人工智能大模型兴起,算力需求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成为用电量攀升的助推剂。

消费升温。在江苏,单场上座超6万人,“苏超”带动全民健身热情提高,7月份全省健身休闲场所用电量同比增长23%;不仅如此,餐饮住宿、夜间消费等也持续走高,7月份全省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游览景区、住宿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3%、5.3%。“村超”“苏超”“浙BA”等群众赛事活动不断拓展创新,带动多场景消费,拉动相关行业用电量增长。

绿色转型。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充电需求大幅提升。截至7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预计全年的充电量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相当。从“新三样”表现亮眼,到绿色材料供给增加,再到零碳园区持续涌现,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

工厂产线有序运转、数据中心繁忙计算、夜市街区充满烟火气,这个“全球首次”,折射出向新向优的高质量发展,也带来超高电力负荷的挑战。截至8月21日,国家电网经营区最大负荷6次创新高。6个区域电网负荷同步在度夏期间创新高,是近8年来首次。

面对体量巨大的电力负荷考验,我们却做到了平稳有序应对,守住了不拉闸限电的底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底气来自哪?

电源足。煤电、气电等顶峰保供,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电源“大显身手”,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支撑调节……我国电源类型丰富,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相当于160多个三峡电站,共同夯实电力保供基本盘。

值得一提的是,电力供应“含绿量”不断提升。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15.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近四成,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电网强。电力发得出还要送得到。一头是海量电源,一头是千家万户,电力保供离不开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

迎峰度夏前,陇东—山东、哈密—重庆等跨省区输电通道投产。其中,哈密—重庆工程的单日最大输送电量,约占重庆日均用电量的五分之一。不仅如此,借助东西时差、南北温差,新疆午后的光伏发电“点亮”北京的夜晚,西南地区的水电“点亮”华东地区的灯火,大电网“一盘棋”,最大限度开展余缺互济,保障电力平稳有序供应。

应对活。安徽推出居民“节电响应”活动,在特定时段内降低家庭用电量可获得电费奖励;四川投入运行居民小区虚拟电厂,车主在用电高峰期向变压器放电,可享受免费充电的优惠……各地采取分时电价引导、居民精准节电等灵活措施缓解供需紧张。

将时间线拉长,1949年我国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到2024年发电量已快速增长至超10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韧性更足、底色更绿的电力供应,点亮了美好生活,也映照着动能澎湃的中国经济。下次打破纪录是何时?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 全球属首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1
破万亿千瓦时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
央视新闻 2025-08-21
前5个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220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9.2%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8
国家能源局: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9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
国家能源局 2024-09-20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8%
人民日报 2024-04-20
我国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700亿千瓦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28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6.2%
新华社 2023-08-31
经济回升带旺电力消费,中电联预计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
澎湃新闻 2023-0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