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发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司法解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5 10:36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配套典型案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既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也是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密切关联的下游犯罪。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3.02万件,人民法院审结一审案件22.09万件,有效震慑和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上游犯罪,有力推进了反洗钱工作。

据悉,此次发布的《解释》共12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严密刑事法网。《解释》针对实践中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甚至隐形变异的形势,明确刑法第312条规定的犯罪方法包括“任何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手段”,指导司法机关依法惩治各种类型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让犯罪分子无处遁逃。

二是严格认定“明知”。根据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以“明知是犯罪所得”为前提。《解释》针对实践中对这一主观要件把握不准、存在拔高认定的情况,修改完善明知的审查判断规则,强调严格依法认定明知、慎用推定。司法机关在审查涉银行卡的帮助行为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时,要严格按照证据裁判原则认定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防止不当扩大刑事打击面。

三是明确入罪标准。《解释》在入罪方面继续采用综合性认定标准,是服务我国反洗钱工作大局,依法惩治洗钱类犯罪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统筹做好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行刑衔接的重要举措。《解释》规定应当从上下游关系、主观恶性、行为手段、涉案金额、犯罪后果等方面综合判断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加精准打击犯罪。对数额较小但与上游犯罪关联紧密、情节恶劣、实际危害较大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可以定罪处罚;对数额较大但因与上游犯罪关联松散、情节轻微、实际危害较小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也可以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

四是优化加重处罚标准。《解释》对“情节严重”的认定即加重处罚标准作了进一步优化,根据上游犯罪类型,区分非法采矿罪等定罪量刑标准相对较高的犯罪和其他犯罪,分别设置了五百万元和五十万元的数额标准,规定同时满足数额标准和具备一定情节的,可以适用加重处罚幅度量刑,这既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追赃挽损,弥补人民群众财产损失。

五是增加从宽处罚情形。在第四条从轻处罚条款中增加一项“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追查上游犯罪起较大作用的”。专门针对行为人积极配合追查上游犯罪,但尚不构成立功的情形,鼓励行为人积极配合追赃挽损,努力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争取获得从轻处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从严惩处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两高发布最新司法解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6
“两高”发布侵犯知产犯罪司法解释:降低部分犯罪入罪门槛
澎湃新闻 2025-04-24
“两高”发布办理洗钱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洗钱相关犯罪的认定标准
央视新闻 2024-08-19
“两高”发布《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9
两男子转移涉诈赃款50万余元 黑龙江警方反诈部门抓获2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嫌疑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9
发展下线欺骗会员购买虚拟货币 郑州金水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纠正一起洗钱案
法治日报 2024-05-22
签订“阴阳合同”首次被明确列举为逃税手段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央视新闻 2024-03-18
违法倒卖医保药品牟利 被告人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11个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