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多天,那场大雨的痕迹在孙胡沟村仍旧清晰可见。在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村委会里,几位村民正帮着做饭,一些房屋受损的村民还住在这里。站在自来水管前的村民于秀华忍不住落下泪来,过去村里吃水困难,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春燕争取资金给村里修了深水井,解决了吃水难题,“我做每件事都会想起书记。”
当小村从灾难中恢复平静,村民们心里的好书记、亲友们心中的二华子却再也回不来了。8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追授在防汛救灾中不幸牺牲的尹春燕、蔡永章同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雨大水急
她蹚水去看望高龄老人
二华子失联了。
7月27日,暴雨将歇,一晚上都在忙着转移群众、排查险情的孙胡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桂起穿过被雨水冲垮的路回到村委会。路上有村民问他,看见二华子了吗?孙桂起说没有。这位村民说,二华子上北大地自然村找他了,顺道去看看住该村的一对高龄老人。
孙桂起心一沉,他知道昨夜那场雨有多大,洪水来得有多急。“两山夹一沟”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孙胡沟村常受洪水袭击,每次降雨,山间沟沟岔岔的水都汇到沟里,不过这么大的水,村民们还是第一次见。“屋檐那水不是往外流,是往外喷。”时隔20余天,孙桂起还能清晰记得7月26日晚的雨势。当晚9点40分左右,孙胡沟村紧急召开了村“两委”干部会,让村“两委”干部包片负责转移群众,孙桂起被安排在北大地村,尹春燕和会计王钺在村委会值守。
孙桂起后来才知道,值守在村委会的尹春燕担心住在北大地村的一对高龄老人遇险,当晚11点多,她决定蹚水看看。她的丈夫、党员蔡永章不放心,拿着一把伞也追着妻子出去了。回到村委会后,孙桂起和两个村民分别嘱咐,要他们出发去河道找一找,看能否发现尹春燕和蔡永章的痕迹。虽然他守口如瓶,但村民们还是陆续知道了二华子失联的消息。一对老两口在家门口煮粥,看见孙桂起过来,问他找到二华子了吗?嘴上跟他们说丢不了,孙桂起却蹲下捂着脸哭了,老两口看见他哭,把粥倒回锅里,也哭了起来。
村民于秀芝始终抱着一线希望,二华子没有死,她肯定是被好心人救起来了,“她心太好了。”然而,村民们没等到好消息,8月12日,尹春燕的遗体在距离孙胡沟村30余公里外的白河北村被发现,此前,蔡永章的遗体已被发现。
二华子夫妻走了。
打井修路
她揣着感恩之心返乡发展
“她爱说爱笑,经常跟我们开玩笑。”村民袁凤英说。爽朗、爱笑是孙胡沟村民对尹春燕的印象,认识20余年、一起工作7年,村支委委员靳秀媛说她“跟你说话先笑,不笑不跟你说话”。
但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爽朗、干起事来风风火火的“大女人”,也有她脆弱的一面。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尹春燕回到自己生长的孙胡沟村发展,从会计干到村“两委”,2019年换届选举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刚上任没经验,工作找不到抓手,她经常在夜里哭。“嫂子,真是难啊”,尹春燕曾这样跟靳秀媛说,白天看着那么乐观的一个人,夜里也会偷偷哭。
帮村民致富是尹春燕平日思考最多的事情
她太想让自己的家乡变好了。孙胡沟村是怀柔区琉璃庙镇第一大村,辖9个自然村,有330多户、660余人,一条河从沟里贯通至沟外,从村里到琉璃庙镇有12公里,开车要走20分钟到半小时。受地理环境和交通等因素影响,这里村民长期以简单种植业为生,没有像样的产业,经济基础薄弱。
过去,孙胡沟村村民用水上下游总“打仗”,尹春燕积极争取资金,在村里打了一口深水井,解决了全村人吃水难的问题。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冬天常常冻住,老人出门特别危险。尹春燕争取到政府资金,把柏油路一直修到村民家大门口,村里也装了路灯,晚上不再是黑乎乎的。村里老人吃饭难,她就争取资金建起了老年驿站,不仅让腿脚不便的老人吃上了热乎饭,也为村里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袁凤英为老年驿站送饭,每个月能多收入1500元。
帮村民致富,是她想得最多的事。尹春燕敏锐地抓住了孙胡沟村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山清水秀、野花遍地,正是养蜜蜂的绝佳场所。2023年,她主动联系镇里申请项目资金,购入第一批50箱蜜蜂,还聘请村里老养蜂人做技术指导。不懂养蜂就跟养蜂人学,有空就钻进蜂房盯着。两年多,蜂箱就翻倍了,产出的蜂蜜在农民丰收节上广受欢迎,去年,养蜂产业为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要强、有担当。”多年一起工作,琉璃庙镇党委副书记彭兴华这样评价尹春燕。7年间,她把孙胡沟村从经济薄弱村带到全镇综合评价中上游村,“很不容易。”彭兴华说。
汇聚人气
她的办公室就是百姓办公室
“有人气”,孙桂起这么形容尹春燕。刚回村当会计时,她的办公室在一楼,不管谁到村委会,第一个就奔她那儿,她的办公室就是老百姓的办公室。
于秀芝觉得尹春燕就像是邻家妹妹,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心比谁都细,老百姓的事儿她全放在心上。村里有位老党员80多岁了,儿子前些年过世,家里只剩下老两口。尹春燕去看望老人家,发现厕所没纸了,第二天买了纸就放在老人家里,老人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是她买的。
70多岁的村民于德生腿脚不便,平时遇到事儿他就招呼二华子,“能办的她就给办了,不能办的她也会解释清楚。”于德生去镇里买药不方便,尹春燕去镇里开会时就给他带回来,老人不会充手机话费,她就给充上。考虑村里的事多,自己家里就顾不上。尹春燕的家就在村委会后面,丈夫蔡永章在怀柔城区上班,儿子在城区读书。一到周末,蔡永章就会带着儿子回到村里,一家人团聚。不过休息日的蔡永章往往比上班还忙,烧得一手好菜的他不仅要下厨给妻儿改善伙食,碰见谁家水管坏了、空调坏了,都是他去帮忙修理。
靳秀媛记得,蔡永章曾经开玩笑说,妻子是“月光族”,一年到头不仅攒不下钱,还得“闹饥荒”。村里距镇上远,采买不便,尹春燕每次去镇里都帮着代买东西,接人回村。谁家要买鸡蛋、谁家要买肉,她记得清清楚楚,遇到有老人经济条件不好的,她还会把价签撕了,不肯要钱。给村集体买东西,她也常常自掏腰包,“我跟她说去找会计报销她总拦着我,说‘嫂子别跟会计说,村里也没钱,这点钱我自己花了就花了,就当给村里出一份力了。”靳秀媛说。
尹春燕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家里人都特别疼这个小妹妹,知道她在村里工作忙,哥哥姐姐承担起了照顾老母亲的重任,姐姐还经常给她买衣服。“她穿的衣服大都是她姐姐买的,她姐总说这衣服买了穿不了给二华子穿,其实就是专门给她买的,她知道二华子根本顾不上给自己买衣服。”靳秀媛告诉北青报记者。
心系村民
她曾打算带领村民种黄芪
8月14日,于秀芝见到了尹春燕的哥哥姐姐,大华攥着于秀芝的手就哭了。再多的安慰也于事无补,于秀芝拉着他们的手嘱咐道:“找到了就是咱们最大的心愿,你们不许哭,要保重身体。”
对于尹春燕、蔡永章家属的善后工作,琉璃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谦表示,镇里联系了专业的心理服务企业,给家属做心理疏导。“家属的困难肯定是长期的,我们镇党委镇政府也会长期的关心支持帮助家属,请大家放心。”赵谦说。
尹春燕经常会到村民家中嘘寒问暖
8月15日,北青报记者来到孙胡沟村村委会,位于二楼的尹春燕的办公室还保留着她生前的原样。桌子上没什么装饰,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右侧是用塑料袋、布袋装着的三大袋办公材料。打印机上的笔筒里装着零碎的办公材料,旁边放着一瓶维E乳。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种黄芪的材料,那是尹春燕想出的另一个致富妙招。今年,她得知村里有位老人种黄芪,觉得是个机会,打算明年把村里的荒山整合起来,带着村民种黄芪,增加收入。开春种地时,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于秀芝,“明年我就带你们种黄芪,可挣钱了。”
接过旗帜
要把书记的路继续走下去
8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决定,追授在防汛救灾中不幸牺牲的尹春燕、蔡永章同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尹春燕、蔡永章同志用生命托举群众安危,以舍生忘死的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本市防汛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首都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鲜明昭示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首都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和先锋作用。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学习他们担当奉献、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关键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8月15日,孙桂起在村委会召开了党支部会,宣读了该决定。“我没想到能回来这么多人。”孙桂起说。会上,党员们一致表示,要接过尹春燕书记这面旗帜,把她没走完的路走下去,把她还没有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
图片/视频截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