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设立反诈工作室,让居民下楼遛个弯儿就能体验AI诈骗技术体验区(含换脸/变声模拟),通过沉浸式体验揭露诈骗手段;组建1.5万个反诈微信群组,覆盖全区总人口数量70%,以身边事普及反诈知识;发动各企业、各社区群众组成反诈志愿团队,打造一呼百应、齐抓共管的宣防格局……
8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广丰台公安分局反诈新机制。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新机制投入后,丰台公安分局仅用74天时间,就实现了今年累计发案量同比由升转降,当前日均案发量仅有个位数。
反诈群组已覆盖超过全区总人口数量的70% 目前日均发案已降到个位数
“新机制投入后,我们仅用74天时间,就实现了今年累计发案量同比由升转降,第二季度发案和损失金额两项指标同比均大幅下降,6月份在4月、5月环比持续下降的基础上,环比再下降59%。”丰台区副区长、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局长陈龙波介绍,丰台公安分局始终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作为“民心工程”来抓,部署建立完善全区“五个三”反诈宣防体系,即开好三会:“地区大会、行业会、社区(村)会”,实现点线面全覆盖;落实三扫:“扫楼、扫院、扫单位”,确保无遗漏、无盲区、无死角;划分“有组织、能组织、不易组织”三类群体,做到常态宣、集中宣、精准宣;建立“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反诈微信群,不断拓宽网上宣传渠道;实现“自己、家人、朋友”三个不被骗,持续强化全民反诈意识。
陈龙波表示,今年以来,丰台区已累计召开全区大会5场次,进行行业培训761场次,举办社区(村)反诈宣传活动4740场次,指导行业领域和管理对象组建反诈微信群组约1.5万个,覆盖群众超过全区总人口数量的70%,“我手机里就有百余个反诈微信群,能及时盯紧动态。”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工作中,丰台警方前后利用30天,完成了对全区单位、小区、院落及楼宇地毯式宣防,按照适度不过度原则,见面宣讲“身边人”“身边案”,揭示诈骗手段,触动群众自发传播扩散,进一步扩大宣防受众面,切实增强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
自4月1日“五个三”宣防体系全面铺开以来,全区迅速遏制并有力扭转了连续8个月电诈案件持续上升势头,第二季度发案同比下降34.2%,目前日均发案已降到个位数。
“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不是简单的治安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仅凭公安机关单打独斗难以有效根治。”他表示,面对人口大区,丰台警方建立公安内部捆绑机制,公安分局各部门、各派出所主要领导纷纷深入社区、企业、院校,督导“五个三”推进落实,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压实职能部门和派出所责任。
同时,警方与机关、所队联动,组织举办社区、行业民警及院警、校警培训课,讲形式、教方法,保证民警掌握“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工作能力。与各街镇“一把手”建立沟通机制;公安分局机关职能部门现职领导,全部对接捆绑区直机关,围绕区反诈工作部署实时提示提醒,带动区48个委办局的“一把手”纷纷走上讲台,开展专场宣讲。
“特别是,按照每单位、每科室、每车间设置不低于1名志愿者的标准,招募4.4万人组建‘丰台区反诈志愿服务队’,分批培训上岗,把全区反诈力量更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呼百应、齐抓共管的宣防格局。”陈龙波表示。
太平桥街道组建1.3万余人反诈志愿团队 让居民身边有“随手”可得的反诈知识
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芮元鹏介绍,太平桥街道辖区面积9.81平方公里,承载着9.94万常住居民。工作中,街道会同辖区派出所召集辖区物业、企事业等单位,围绕反诈宣防工作跟进部署、专题调度、分析研判、案例剖析,并指导各部门组织文旅、教育、医疗等行业力量定期开展本行业、领域的专题培训,结合行业特点,做好本领域、本区域的宣防工作,统筹多方力量,充分调动各社区、村、工作组整合商户、楼宇等各党组织力量,组建了22支由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网格员等200余人组成的入户宣传队伍,开启“夜间+周末+节假日”宣防模式;结合属地部门人熟、地熟、事熟的基础优势,推动反诈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在“细、全、实、精”上下功夫,将反诈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米。
另外,目前“太平侠”志愿服务团队吸纳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快递、环卫、物业、商户等各类群体约1.3万余人,与太平桥派出所民警携手构建起多层次反诈宣防矩阵。
芮元鹏表示,太平桥街道每周定期开展“三扫”工作,以入商场、入公园、入商户、入广场等多种方式,做到点面结合、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以“三级微信群”为阵地,各企事业单位、各社区、楼宇设置反诈专员,运营反诈微信群,推送辖区派出所制作的《反诈日报》,讲透骗子花招,通过点赞、转发,实现网络传播的裂变效应;针对“三类群体”,分类施策,开展账单式推进,尤其是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上门温馨提醒。
目前,该街道反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第二季度,街道发案同比下降60.8%,案损同比下降66.4%。
让居民随时可体验AI诈骗技术体验区(含换脸/变声模拟) 通过沉浸式体验揭露诈骗手段
据了解,丰台警方结合辖区实际,相继打造“丰台警事”“小丰讲反诈”“苗智媗反诈工作室”等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反诈宣防品牌。
丰台公安分局和义派出所民警苗智媗介绍了“苗智媗反诈工作室”的运行情况。工作室扎根社区综治中心核心区,设置群众接待专席,每日由反诈民警与志愿者双岗值守,实现居民“下楼5分钟,咨询、培训、体验一站式完成”。
同时,工作室还设立了不同的场景化功能分区:心理疏导区、AI诈骗技术体验区(含换脸/变声模拟)、法律援助区及志愿服务区,通过沉浸式体验揭露诈骗手段,让居民下楼遛个弯儿就能实现咨询、体验、培训的需求。
另外,反诈工作室还首创“拦截+修复”双轨服务:一方面,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受骗者提供心理干预,开展骗后心理重建;另一方面,对接司法部门提供法律援助,协助止损,推动反诈工作从拦截预警向全链条关爱升级。
“针对电诈案件中‘二次转账’‘深度洗脑’等高频痛点,工作室首创‘三三制反诈劝阻战法’和‘反诈宣防四步法’。”苗智媗介绍,工作室通过多角色协同、多梯次介入的精准劝阻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事主经济损失。
据介绍,“三三制反诈劝阻战法”是以派出所三级反诈中心为中枢,即时向辖区各警务队提供动态信息支撑和保障:当单警区作战时,由出警民警、办案民警与警长构成小三角形闭环,分别负责上门见面、所内劝阻和升级劝阻;当多警区协同作战时,则构成大三角形闭环,各警区在不同时段进行多轮劝阻,深度研究事主“转账窗口期”,确立“首联5分钟、见面30分钟”黄金响应标准,最大程度提升劝阻成功率。
截至目前,工作室对预警涉诈线索的成功劝阻率达100%,上半年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
此外,为扩大反诈覆盖面、提升全民防骗意识,工作室先后组建“特色反诈宣讲团”“反诈童盟”“反诈先锋骑士”等多元化志愿队伍,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诈格局。工作室还在“志愿北京平台”发起青少年反诈志愿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反诈童盟”,组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反诈童盟”,培育下一代“免疫”群体。
据介绍,工作室成立至今,累计接待群众超3000人次,群众咨询响应速度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劝阻率达到100%,反诈志愿者队伍已达200余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