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 蒋若静 武文娟 )昨天,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已经进行到第三天,连续任职三届的老代表秦红岭却仍旧对开幕当天接到的三通电话念念不忘,“我特别激动,而且真是没想到,反馈这么快!”
三通电话背后有故事。秦红岭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1月14日大会开幕当天下午,她刚到小组审议的会场,手机就响了。“是中轴线申遗办的负责人,他专门来电回应我的建议。”原来,在上午参加西城代表团的分团审议时,秦红岭率先举手,抛出两个建议:“根据平时的调研,我觉得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在价值阐释、公众参与及国际传播上都略显不足。还有一个是关于城市更新政策的,希望能定期评估、动态优化。”
“没想到建议刚刚提出不到5个小时,中轴线申遗办有关负责同志就来电回应。”秦红岭介绍说,那位负责人向她说明,北京将制定实施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利用中轴线申遗成果做好老城整体保护。作为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秦红岭常年关注北京建筑、文化领域的话题,她说,相关部门高效的答复特别是“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说明把中轴线工作当成一个整体系统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向社会开放”。
接过第一通电话后,秦红岭正要继续参加审议,没想到电话又响了。“这回是市住建委城市更新处的工作人员,他针对我上午提到的第二个建议介绍了今年北京要实施的新举措,说得很细致。”
对这个回复,秦红岭也表示很满意,但她还在思考着城市更新的瓶颈问题,比如跨项目平衡机制不顺畅等到底怎么解决?
让秦红岭没想到的是,过了没一会儿,她的手机第三次响起。话筒那边传来市住建委城市更新处一位负责人的声音:“我担心工作人员的回复不到位,所以再补个电话跟您进一步说明一下城市更新现在的瓶颈和未来的对策……”秦红岭激动地说:“这不仅是高效,简直是默契了!”
从上午10点提出问题,到接到三个回应电话,中间只有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秦红岭说:“这样的代表建议处置机制让我体会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作为’的真正含义。”
据了解,本次人代会上,市政府有关部门首次探索实施人大代表建议快速响应机制。大会期间,有关部门每半天就整理一次代表意见建议,并分类解决:能落实到“字面上”的抓紧落实,落实不到“字面上”的,就落实到“事儿”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这种快速反应机制在大会上形成闭环,促使政府工作报告最大限度反映代表意志、凝聚各方共识,也必将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更好的借鉴。”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