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作为德语文学史上的大家,随着其重要代表作《维吉尔之死》中译本的出版,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文读者所了解。这部布洛赫经八年五易其稿、在二战期间写就的小说,是一部足以与《尤利西斯》相媲美的现代经典。自从2024年11月由译林出版社推出首个简体中文译本以来,《维吉尔之死》已然掀起一股新的阅读热潮。近日,译林出版社在北京RDV书店举办阅读分享会,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张辉,凤凰传媒副总经理、《维吉尔之死》策划人袁楠,以及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翻译研究者李晖共聚一堂,讨论这部经过八十年才与中文读者相见的经典。
这场活动以“直面时代与自我的经典”为主题,四位嘉宾围绕《维吉尔之死》的创作背景、翻译和出版、语言特色、思想内涵等,对这部巨著做了多角度和层面的分析,为现场以及线上的读者奉献了一次精彩纷呈、极具深度的阅读分享。
嘉宾们谈到,布洛赫创作《维吉尔之死》受到了多重影响。1930年是维吉尔诞辰两千年,欧洲各地举行了多样的纪念活动,次年德国思想家海克尔出版了《维吉尔:西方之父》一书,维吉尔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位有深厚哲学素养的作家,布洛赫将丰富的思想融入《维吉尔之死》。李敬泽认为,他在维吉尔身上探索了三重危机,即个人经验上的生活危机、文明的危机以及存在论意义上的危机。这既赋予了小说与时代的强烈相关性,又使之超越时间的局限,具备了永恒的阅读价值。张辉认为,布洛赫在二战中经历流亡,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创伤”,面临西方文明的衰落,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去思考这样一种形势,而维吉尔这位西方文明的父亲正是一面非常合适的镜子,可以借之探索时代难题。《维吉尔之死》语言上的独特性,让其文学魅力更加引人。布洛赫对维吉尔临终前意识流动的描写,并非简单的“意识流”可以形容,而是“极其复杂的审美的和思辨的结构的流动”,可以读出音乐感来;而就整体而言,作品也采取了交响乐的结构,有着相应的节奏变化。在李晖看来,小说“形式的突破实际上和它整个文本要完成的目标是密切相联系的”。
袁楠表示,《维吉尔之死》是一部翻译难度很高的作品,译者克服了大量的困难,才终于将其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填补了外国文学翻译的空白。作为出版方的译林出版社,有着推出重磅文学作品、能啃硬骨头的传统,曾经奉献出《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万有引力之虹》《比利时的哀愁》等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维吉尔之死》正是其出版传统的延续。而译林出版社将于年内出版的詹姆斯·乔伊斯另一部巨著《芬尼根的守灵夜》,无疑又将是一部震撼文学界和出版界的作品,令人期待。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