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走进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建院 细述经典建筑背后的那些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3 11:00

金秋十月,北京青年报读者走进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建筑设计院,一起重温北建人与新中国一路同行的历程。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马国馨与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第一建筑设计院院长杜松,与读者们分享了他们亲历的建筑设计的幕后故事。

10月20日,北京建院度过了自己的第75个生日,祖国的强盛发展为北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与广阔的舞台,北建也不负重托,将中国建筑人的风采“写在新中国建设的史册上”。

青睐读者与北京建院专家合影

“最美书房”中的文化魅力

南礼士路62号,是北京建院的所在地,承载着许多与建筑相关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故事,是了解新中国建筑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礼士书房,也因坐落在南礼士路62号而得名。10月8日下午,阳光明丽,秋风送爽,在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红砖楼内,读者们沉浸于午后的静谧时光。

北京建院成立于1949年10月,是我国成立的首家建筑设计研究院。礼士书房原来是北京建院的公寓楼,不少建筑大师曾经居住于此。2019年,为向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保留原有公寓式布局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形成新的开放空间,开始正式营业。如今这里已是北京的知名网红打卡地,也是北京最美书店之一。

站在一面98寸可触式互动大屏前,礼士书房负责人李飞宇点击屏幕上纵横交错的建筑图标,相关数据、图纸等信息便立即弹出,一目了然。他滑动着示范说,这块互动体验大屏内置了“北京城市建筑地图”,整理收录了长安街沿线及北京中轴线上的经典建筑作品,“通过建筑设计图纸、影音视频等档案资料,读者可以沉浸体验北京城市变迁中建筑设计的魅力,并对北京市的各大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屏幕一旁,大型的唐构斗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李飞宇笑言,它是按1:3的比例制作的佛光寺东大殿斗拱模型,是书房开设“古建”课时极受欢迎的“神器”,“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发展脉络清晰而丰满,尤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为典型。我们这个模型,参考了多个版本测绘图纸及复原模型,力求精准地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斗栱的结构和装饰功效。”

进入艺术长廊,两侧展示着《中国现代建筑油漆彩画》,形象立体、美轮美奂,“中国建筑油漆彩绘历史悠久,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精美的制作技术、富丽的装饰效果著称。油漆彩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大建筑中广泛运用,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北京饭店等,在内外檐、天花、柱头、灯花等的设计中,都采用了这种装饰工艺。比如这里有老一代设计师常莎娜设计的原稿图样,是把敦煌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在一起放在梁栋等建筑构架上,呈现出中国纹样的美学设计;还有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花板的设计原稿,建筑师们独特的绘制方式使得这种彩画极具浮雕感和艺术性……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看到的图样都是局部?这是因为以前没有电脑,老一辈设计师们只能做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图,然后再对称复制,拼出一个完整的图。”

穿过书房的阅读空间,有年轻人临窗读书,也有学生在做作业。李飞宇说,礼士书房的图书主要聚焦建筑、艺术、设计、城市规划类、国内外建筑期刊类及现行建筑规范、图集,同时开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70年馆藏图书6000余册、报刊30余种,所有资源全部提供给读者免费阅览。“不仅专业人士和年轻人喜欢来看书、买书,这里还是附近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尤其一到寒暑假,附近的不少家长会早上一开门就把娃送来,晚上闭店前再接走。”

“大家看,书架上摆放的这一排小蓝书,很简朴,它是由北京建院制定的建筑设计各专业的规范。不远处书架上的书是北京建院以前深耕建筑文化30年的出版物,其中一些已经不能再版的建筑文化图书比较珍贵,比如最近较火的山西古建的图册、北京中轴线的专业图册等。”

边说边走,李飞宇带大家进入布局精巧的院士书屋。这里展示着毛主席纪念堂、亚运村、首都机场T1航站楼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马国馨院士主持设计的经典建筑,以及他出版的系列书籍。“展柜里的那些小物件是马院士捐赠的,包括他以前使用过的绘图工具、篆刻的印章等等,一会儿大家还能一睹马院士的风采。”

马国馨院士(左)向青睐读者讲述建院故事

院史馆珍藏“建院人”的集体记忆

北京建院的大院里,不同建筑风格的楼宇,有的覆盖着爬山虎,有的独具斯拉夫结构……年代感与现代感交织在一起,生机勃勃。

在院史馆,北京建院办公室的张寒冰为大家讲述北京建院历史,脸上流露着一份自豪。她介绍说,2023年末北京建院院史馆正式揭幕,被称为北京建院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学人记”,更是历数新中国北京城市建筑作品的“成果志”。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服务首都城市建设的永茂建筑公司成立,也就是北京建院的前身。“永茂建筑公司”中的“永茂”二字为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所提,寓意“永远茂盛”。开国大典当天,“永茂建筑公司”在当时的办公地金城大厦楼顶垂挂了两条写有公司落款的国庆标语。

院址几经迁徙,铸就基业。1950年,永茂公司迁址到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5号。1952年4月,迁址到复兴门外南礼士路三条北里,更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公司设计部。1954年11月入驻南礼士路62号五层新办公楼,更名为北京市设计院,1999年在这个五层办公楼原址上又落成建威大厦。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建院的“八大总”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给后世留下难以超越的经典建筑。张镈在《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书中回忆道:1953年院成立了总工程师室,朱兆雪同志为主任总工,顾鹏程为副主任总工。我作为总工兼主任(一室),张开济总兼二室主任,杨锡镠总兼三室主任,赵冬日总兼四室主任,杨宽麟总兼五室主任,华揽洪总兼六室主任,这时便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八大总”之称。

为什么要着重介绍“八大总”?张寒冰坦言,他们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精英建筑师、工程师,从各地汇聚而来,展开新中国首都建筑设计的新篇章。比如张镈,1911年出生于广州,先后就读于南开、汇文、复旦等校,后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承接了北京故宫中轴线及其外围的文物实测、详录事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建设首都的工作中去,先后参与设计了人民大会堂、自然博物馆、友谊宾馆、民族文化宫、天桥剧场等工程。我们大概核算了一下,他到北京建院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一百斤小米。”

展馆的建院群英谱十分震撼,“北京建院以马国馨院士为首,有16位院士大师,应该是全行业里面最多的。此外,还有朱忠义、徐全胜两位北京学者以及百余位技术主要负责人。这些行业的领军人才用他们的智慧与坚韧写就了建院精神与综合实力。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马院士就是我们院的‘活字典’。”

张寒冰介绍说,北京建院做建筑设计的学者十分低调,“比如老院长吴德绳是吴阶平的儿子,杨伟成总工是钱钟书的女婿,梅兰芳的长子梅葆琛也是我们院的建筑师……七十多年来,北京建院获得国际、国家以及行业等奖项超过2000项,比如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全中国只有两个团队获得,其中一个就是北京建院的团队。”大家驻足浏览,不禁连连赞叹“学贯中外的高端专业人才云集,想不出优秀的设计都很难”。

继续前行,北京建院的项目成果展示令人目不暇接,众多地标性建筑,如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国家体育馆,民族文化宫、首都国际机场、城市副中心剧院、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北京八大学院等地标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情感记忆。这些作品见证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拔节生长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北京建院的项目遍及全国,更不断走向世界。张寒冰指着一幅照片介绍说:“这是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它的钢结构及屋顶索膜结构尺度巨大、造型复杂,施工进度事关世界杯能否如期举办。北京建院的设计结构团队对它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做出世界上极为复杂的索膜结构工程,被我国空间结构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评价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索膜结构工程’,也得到各方的高度认可。”大家不禁感叹,正是几代建筑师的技术经验,口传心授,一个一个项目积累,才让我们的方案得到国内外业界的认可,不断走出国门,在全球58个国家完成了130多个项目。

薪火相传,老专家的话总能让人心安

“一部建院史,半座北京城”,站在展厅中间的巨大沙盘前,北京城的面貌跃然眼前。张寒冰介绍说:“这个模型沙盘里现在呈现到了二环,所有深色体块的项目都是北京建院的建筑设计作品。其实北京建院仅在长安街上的项目就高达百分之七八十,还有南锣鼓巷、鼓楼西大街、前门北京坊等城市改造项目以及天坛祈年殿等古建恢复的相关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建院在二环内大概有近400项设计作品。”

随后步入的一个工作室,让大家如同乘坐时光机回到从前。这个展馆被北建人称为“集体记忆的珍藏馆”。“1954年的时候,设计师就在这栋楼里面做十大建筑的设计,那时大家昼夜赶图纸,到了晚上整个楼里灯火通明,被人称为南礼士路上的‘水晶宫’。现在这里复刻了当时的场景,展陈的办公用品都是老一辈设计师用过的老物件。比如这张图纸就是复刻的当时张镈总工画的人民大会堂图纸;这些尺子等画图工具、椅子以及早期的工服,都是老建筑师捐赠的。窗外是当时在南礼士路穿梭的15路汽车……学建筑设计或者做土木工程的人来到这里,都非常动情。” 张寒冰细细介绍。展馆一角还能看到早期使用的设备,这是原来的测声设备,体积大,又比较沉,当时要提着去工地现场做实验,现在用一个很小的仪器就可以完成了。此外还可以看到院里老专家当年的一些图册,有的是中英文对照版本、有的是中法文对照版本。张寒冰的介绍让大家目不暇接。

在沙龙座谈环节,马国馨院士、杜松院长来到现场与大家亲切交流,解读建筑设计文化。有人好奇,北京院设计的绵阳九洲体育馆为什么能在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宝贵的避难场所,马院士讲述说,“当时盖这么大跨度的体育馆,在绵阳还是第一次。在出图之前,院里很多老专家特别研究过,在这个地方做结构,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地震问题;第二个要考虑的,是施工单位的经验。结构设计当中,很多经验一定是做过一些重要项目、到一定年头以后才能积累出来,比如在有的地方可能钢筋多加一两根就解决了,这些东西在书本上找不到。可以说,院里的老专家们把它的安全度提高了几度。这个体育馆落成不久,就赶上汶川地震,很多人能在里面避难,大家还是很欣慰。这种技术的积累一代一代传下来,特别重要。”

杜松院长谈到他在海南做博鳌项目的亲身经历,“当时要在一个荒岛上盖会议中心,我们的工程师老蒋在参考了当地的水文资料后,还跑到渔民盖的老房子那里去看,问常年居住在当地的渔民,记忆中海水最高淹到过哪个位置……一番场地调研回来之后,都开始打桩了,他又生生把标准提高了50米。后来有一年发大水,那里的堤岸全都淹了,但房子没问题。大家都感到后怕,感叹幸亏工程师很有经验。实际上,说到传承,很多年轻设计师来院里工作后,都能感觉到前面有老专家在,有什么问题马上就能给你解决。有时候老专家说‘这个可以,你先试试’,这么一句话大家心里就踏实。”

建筑凝固历史,最难的设计是百姓住宅

82岁的马国馨院士在北京建院工作了50多年。他直言,做建筑设计这个行业压力很大,但是房子盖出来的时候,就有职业成就感:“年轻人干这行之前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得热爱才行。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的每一个设计都是从最初的理想主义最后变成现实主义。建筑设计是为业主提供解决方案的,特别是作为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是终身负责制,所以什么事儿都能遇到。”杜松院长对此感同身受,他坦言:“第一就怕恶劣天气,尤其到南方做项目的时候,一听刮台风就紧张。”

杜院长表示,每个项目的设计目标就是要确保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体验良好的环境,同时要保证建筑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经济可行性,因此遇到的挑战非常多。“大家可能想不到,一块小小的足球草坪就需要很复杂的设计,因为要让天然草和人工草保持良好长势,就需要有喷灌、通风、防冻、排涝、照明等等一系列设计,才能在草丝高度、密度、质量等方面让草坪达到国际足联的评价标准。”

马院士表示,从建筑设计来说,最难的设计不是地标式建筑,而是老百姓的住宅。价值观决定设计理念,他秉持的设计理念是实用、经济、绿色、美观:“住宅项目的空间尺寸等各方面,要做到方便实用、绿色环保、持久美观。没有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和踏踏实实的现场探勘,是做不好的。”他还强调,建筑的本质都是为社会服务的,建筑师要尽量去解决社会问题。“我经常说,设计出图、交付一个作品,就像嫁女儿,这个女孩子养大了,亭亭玉立地嫁出去了,但心情是复杂的,不知道她到婆家之后过日子,是依然美好还是蓬头垢面。”

整整两个小时的交流现场,气氛轻松愉快,大家直呼长见识。一代代开创者的创作和人生领悟,都是珍贵而难得的。他们话语中的坦诚、谦逊以及智慧,更是让人叹服。

策划、统筹、采写/本报记者 李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建筑科创中心工程封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7
图记|“北青报记者读者走进北京建院 探秘建筑设计背后的故事”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跨越边界|《无界设计——从建筑到常物》 建筑师曹晓昕一部新书 竟有这么多建筑界大佬打CALL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专访|35年36本书 万万没想到他是这样的院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1
展览|马国馨:我的设计生涯——建筑文化图书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自带创新与突破基因 老牌建筑设计院成科创型国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活动|《朱启钤与北京》首发式在北京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世界建筑日|南都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建筑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南方都市报 2023-10-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