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具体承办的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2024(第六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拉开帷幕。30个省(区、市)代表队及总局直属机关工会代表队,359名选手将展开为期3天的技能比拼,通过4个项目、22个板块的竞赛内容全方位展示体育高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职业风采。
本届大赛的竞赛赛项及竞赛内容的设置是历届最多,为进一步调动和激励全国体育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比武练兵,精进技能,展示形象,选取了从业人员较多、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健身)”和“游泳救生”两个项目作为正式赛项。同时为多元化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推动体育职业技能交流活动与赛事的融合发展,提升大赛对职业的引领力和带动力,设置“运动营养指导”和“健身操舞指导”两个挑战赛项。“竞赛设定更贴近工作日常,竞赛内容包括了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要求参赛者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展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更是对自己专业水平的一次检验,同时也能从其他选手的身上学到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运动计划设计理念。”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目比赛的陈思华说。
大赛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搭建了桥梁。自2013年首届大赛举办,经过十余年发展,大赛的赛事体系更加完善,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筹办更加专业,综合效应进一步彰显。本届大赛预赛阶段的比赛,全国共计27个省(区、市)组织了4个赛项56场省级预赛,7000余名岗位从业人员直接参加了省级、市级预赛。举办岗位技能线上培训,发布37节公益课程,包括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训练应用等86个知识点,切实提升体育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大赛推动了体育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升了体育多元功能社会认知度,激励更多体育从业者走向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通过大赛已产生了7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270名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越来越多的体育行业普通从业者绽放光彩,造就新时代“体育工匠”。对于每一名技能人才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舞台,只要广大体育从业者始终怀揣对体育的炽热之心,不断打磨精湛技艺,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成才梦想,用工匠精神书写体育行业的辉煌篇章。
大赛将专业技能竞赛引入体育行业,在项目设置、参赛人员、竞赛内容等方面既有体育行业的特点,又区别于传统的竞技体育比赛和群众性竞赛活动,建立了全新的体育竞赛形式,对于推动体育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促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体育多元功能的社会认知度有积极意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翔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