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522万人到1.6亿人
经济日报 2024-10-03 07:5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为教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国民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约80%的人口不识字,教育基础极其落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机会,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194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仅为20%;近年来,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接近100%。194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522万人,2023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6亿人。

高中阶段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础非常薄弱,毛入学率仅为1.1%。2023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8%,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2万所。

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实现跨越。1949年,全国仅有高等学校205所,各类高校在校生11.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通过启动“211工程”“985工程”发展战略,以及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15年提出的“双一流”建设新要求,使我国高等教育迈上新的历史起点。2023年,全国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1949年增长14倍。

扎实推进教育均等化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始终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政策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以普惠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2023年,全国共有普惠性幼儿园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

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多万农村学生,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4.2厘米和4.1厘米。

困难群体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特殊教育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2022年全国累计资助金额2922亿元,资助学生1.6亿人次。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首次超过4%。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4%时,意味着国家将更多的资源倾斜于教育领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据统计,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8473亿元,比1991年增长77倍。

教育资源投入持续增加,有助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2023年,全国各级教育专任教师总数达1892万人,比1949年增长19倍。

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表示,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我国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丰富优质资源供给,目前已汇聚超过4.4万条中小学资源、1300多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7万门优质大学慕课。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