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亮:以美的方式双向奔赴、照鉴未来
北青艺评
2024-09-23
+ 关注

自古以来,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交流,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促进共同发展。艺术是促进各文明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桥梁,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们投射着创作者本人及其文化环境中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通过艺术的交流,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能够更直观而清晰地感受到其他文明的魅力和内涵,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笔者从事艺术展览策划工作20余年,深刻地体会到“走出去”和“请进来”是艺术借由展览的方式双向奔赴的两大策略。通过“走出去”,以美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中国艺术家有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艺术成就与文化特色,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当然我们也要“请进来”,让国内观众近距离体验多元文化,在欣赏世界各地艺术精品、感受不同文化韵味和魅力的同时,为我们的发展激发新创意,带来新灵感。

走出去,中国艺术正在惊艳世界

在艺术展览的实践中,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案例,可资复盘。

记得2019年,北京画院与希腊塞奥哈拉基斯艺术基金会、中希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雅典中国文化中心协办的“此中真味——齐白石艺术里的中国哲思”展览在希腊首都雅典塞奥哈拉基斯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北京画院珍藏的126件齐白石精品画作带到希腊,从哲学的角度谈艺术,将同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希腊在艺术中对“真”的追求,借由齐白石的作品加以呈现,展览在当地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作为两国文明对话的见证,北京画院向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赠送了《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希腊总统府图书馆永久收藏这套重要的书籍。虽然展览只持续了两个月,但是两大文明古国进行了深入酣畅的交流,齐白石艺术中的自然与纯真打动了无数观展的希腊观众。期间,当地的观众和艺术家们通过公教活动、座谈交流、创作表演等各种形式回应了中国绘画,希腊音乐家尼克斯·善索利斯教授还以自己对齐白石艺术的理解,创作了《齐白石的画外之意》,并在闭幕式上用古希腊七弦里拉琴演奏,体现了交流与互鉴的意义。

今年是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北京画院将在美国开启齐白石艺术的巡展。数字化、人工智能与齐白石的作品结合,这将是一次东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全新体验之旅。首展将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

今年4月至7月,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推出了重磅特展“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展览汇集了湖北省五家博物馆共两百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很多文物还是首次在海外公开展出。展览中的亮点有被誉为“青铜冶炼巅峰之作”的曾侯乙建鼓底座、工艺精湛的曾侯乙铜鉴缶、青铜鹿角立鹤、龙凤虎纹绣罗单衣袖等,这些文物栩栩如生地勾勒出荆楚文化的轮廓。展览中还强调了凤凰这个荆楚文化的重要图腾,凤凰不仅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有着重要位置,在国外历史中也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是人类追求美、力量、永恒的符号载体,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巧妙媒介。

尤其现在正于威尼斯展出的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节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美美与共:集”,是中华传统文化思维里“共美共赢”价值理念向国际艺术界的传递。展览分为“集”和“传”两个部分。“集”的部分呈现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的数字文献,以档案柜和LED屏的形式展出了100件在海外的中国历史绘画作品数字档案;“传”的部分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基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些传统资源的新创作,艺术家们分别从建筑、山水、花鸟等不同元素切入,以当代人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展现中国传统的雅集文化,强调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请进来,不出国门对话优秀作品

在“请进来”的展览中,也不时有引人瞩目、令人难忘的展览。

比如获评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展览国际港澳台合作奖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系列展览之一。这个展览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作,精心选择了该馆馆藏中的五十多件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欧洲美术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开端的印象派这四百多年的发展脉络。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透纳、塞尚、高更、莫奈、梵高等大师巨匠的到来,让观众不出国门就能近距离感受原作,与世界对话。

无独有偶,上海博物馆近期正在举办另一个“对话世界”系列的展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这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这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也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展览开幕至今备受关注与欢迎,持续处于参观热潮中。展览展出492组788件珍贵文物,包括法老雕像、木乃伊棺、金饰以及最新考古发现的彩绘木棺和动物木乃伊等,不仅展示了古埃及的物质文明成就,还探索了古埃及人的精神世界,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古埃及文明的机会。

为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开启中俄文化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何为先锋”为题展出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作品,77件组先锋派艺术作品来自四位现代艺术盛期的俄罗斯艺术家,展现出现代主义语境下发生在俄罗斯艺术家团体内的具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艺术实验,这些实验也极大影响了后来世界现当代艺术乃至设计、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展览非常用心地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设计了不同的互动体验形式,帮助观众深入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精神世界。展览不仅吸引了扬州当地的观众,还有大量外地观众涌入展厅参观。

海外华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

近年来呈现的优秀艺术项目,不止步于“走出去”或“请进来”,也有借助海外华人的资源参与深度融合的案例。

著名艺术家沈伟常年生活在纽约、巴黎,他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的编导。近两年一直在巡演的《诗忆东坡》现代舞诗剧,便是他与东方演艺集团携手创作,以苏东坡的诗词为线索,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苏东坡精神世界和诗词内涵的佳作。沈伟从苏东坡的诗词中精选出15首,将它们分为情感、人生、价值观等板块,以舞蹈动作传递诗词的质感,构建起整个剧目的脉络。沈伟是一位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进行创作的国际艺术家,对西方舞蹈的体系和语境也有很深的理解,甚至影响了西方。《诗忆东坡》带着东方文化的审美与精神,已然开启了世界各国巡演。

湖南博物院正在展出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是与中国数字图书馆联合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FAS CAMLab)汪悦进教授团队共同推出的展览,旨在纪念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五十周年。展览利用国际团队前沿的数字技术,结合超高清文物扫描、三维投影、裸眼3D、生成式艺术和算法创作、异形LED球幕等方式,沉浸式地解读汉代文化和艺术。展览不仅在湖南博物院展出,后续也将开启全球巡展之旅。

地球是个大家庭,有两项全球性活动最具代表性:奥运会和世博会。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亦是艺术的盛会。而明年,2025年大阪世博会即将开幕,又将是一个全球文化、科技共舞的平台。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已经开始落地,以“中华书简”为立意,外观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元素,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精神和文化精髓。中国馆的展览将围绕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高科技互动展示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届时,中国馆将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民众相互理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要窗口,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照鉴”文化交往的未来。

文/吴洪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

编辑/史祎

相关阅读
近280件希腊文物将在中国展现“美的多元”
中国新闻网 2024-10-24
让博物馆和观众“双向奔赴”
人民日报 2024-09-23
来中国,“展”现文明对话的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伊朗文物精华展在上博启幕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鉴互融
解放日报 2024-06-13
对话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靳军: 以“美”为缘,让学生毕业展与公众双向奔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她,未来的“网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 交流互鉴 北京绘出“博物馆之城”的美美与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双向奔赴
国家文物局 2024-03-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