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外资投资准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光明日报 2024-09-12 11:00

近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发布。新修订的负面清单在关键行业显著放宽了限制,尤其是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展现了中国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产业合作的决心,标志着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优化,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领域之一,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在此背景下,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意味着更多优质的外资企业能够平等参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41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显示了外资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的浓厚兴趣。

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优化,使得外资能够更自由进入中国制造业关键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行业。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3年电动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94.7万辆,同比增长33%,在其全球产能中占比过半。超级工厂的设立,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有力推动了中国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通过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可以吸引大量专注于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来华投资,加速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另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优化还将鼓励中外企业在环保技术领域开展合作,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国外成熟的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优化,还是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2017年至2021年,有关部门连续五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

继制造业之后,服务业将成为下一步扩大开放的重点。未来,随着负面清单的不断缩短,越来越多的服务业领域对外资开放,将为国内外企业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服务业实现升级转型。作为推动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重要平台,服贸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已成为颇具全球影响力的服务贸易盛会。据介绍,今年服贸会上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有望达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在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方面,北京自贸区采取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举措,如简化审批流程、优化监管模式等,为外资企业提供投资便利。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近590亿美元,占全国的8.8%,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超九成。

在优化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围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强化要素保障、便利人员流动。这些措施涵盖了外资企业从投资决策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政策体系,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政策叠加效应的持续释放,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为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高水平外资项目的落地,中外企业将迎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为全球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文/刘典(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智库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