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疾控及各地疾控都发布提醒新冠疫情回升。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地区疾控中心提醒公众,虽然疫情有所波动,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态势,应继续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注意自我健康监测。相关专家也建议,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应及时检测确认,避免一些新冠治疗的误区。
全球近期新冠病毒阳性比例上升
最近,不少人表示自己又“阳”了。来自世卫组织遍布84个国家和地区的哨点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百分比在过去几周里一直在上升。总体而言,检测呈阳性的比例超过了10%。这一比例在不同地区的波动有所不同。在欧洲,阳性率超过20%。
8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监测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至7月7日)开始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有所上升,从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7月22日—7月28日的18.7%,主要流行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主要以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为主。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指出,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进入类似的波动性区间,周期性波动特点与毒株变异以及阶段性免疫屏障强度波动相关。此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7月处于上升阶段,但根据整体趋势显示,此次感染整体就诊人数相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不会对当前的医疗资源和人群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
专家:特殊人群应及时诊治 避免重症和“长新冠”
虽然这一波新冠大多是轻症,很多“阳”了的网友表示很像一场比较严重的感冒,但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7月全国仍有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对于新冠的确诊和治疗,还是应该重视起来,尤其是特殊群体。现在流行的新冠,其症状与普通感冒很像,很多人就忽视了其危险性。对于老年人、有免疫缺陷、有基础病的人群,仍然有重症的风险,所以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出现发烧症状应该尽快明确诊断是新冠、流感、还是其他的病毒。“可自行在家做抗原的检测,在很多网络平台上都可以买到。”
除了发烧需要尽快明确诊断外,李侗曾主任还建议,目前患上新冠进行抗病毒治疗还是意义的。“有的患者就当感冒治,自己服用一些感冒药,但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而抗病毒药主要是能够快速清除病毒,可以减少重症风险。自己不仅少受罪,也减少传染给周围人的风险。”
此外,李侗曾主任表示,早期抗病毒治疗,还能避免“长新冠”的风险。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不少人群在新冠病毒转阴后,还有持续的诸如咳嗽、呼吸不畅、胸闷、失眠等后遗症,经常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痊愈,这也被网友称为“长新冠”。而引发“长新冠”的原因暂不明确,但仍有一些规律,如得新冠的时候症状越重,长新冠的发生率越高;女性比男性高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长新冠。
确诊新冠建议及时用药
近两年来,包括先诺欣在内的多款抗新冠病毒药物获批上市,并很快被纳入医保,提高了新冠感染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随着产能的提高,我们很多基层医院、社区医院也都有新冠抗病毒药物了。”李侗曾主任表示,我国新冠抗病毒药物主要是3CL蛋白酶抑制剂和RdRp抑制剂。
其中,3CL蛋白酶抑制剂的优点是不会随着病毒变异而影响药物效果,即便病毒一直在变异,但其病毒复制的主要环节没有发生变化,3CL蛋白酶可以一直稳定地发挥抗病毒效果。
“作为一种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这类药物需要患者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如果启动晚了,比如说症状已经出现五天了,可能大量的子代病毒已经复制出来并扩散到全身,再去用抗病毒药物,效果就很差了。越早启动治疗,病毒在我们体内复制的量就越少,产生的子代病毒就越少。”李侗曾主任表示,“这一类药物中,先诺特韦片是我们使用的最多的。从疗效上来说,我们没有看到先诺特韦片与原来进口药物的明显区别。大部分人使用后康复都很顺利,跟不用药相比,使用药物后恢复时间缩短,重症率降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