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李叔同、梁启超、曹禺等名人故居,体验津沽文脉的近现代发展。8月18日,“大运河文化阅读行”以“海运交汇 绵延千秋”为主题,开启了第七站天津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主办,在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共吸引103.09万人次观看。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与天津有什么不解之缘?明朝永乐帝朱棣从哪里出发赢得“靖难之役”?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关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此次大运河文化阅读行的天津城市漫游里。
本次城市漫游,由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研究馆员陈克担任运河使者,邀请学生、读者朋友们相聚于“运河明珠”杨柳青古镇,为读者们详细解读了杨柳青古镇的运河风情故事。之后,一行人从运河文化遗存桃花堤、天子津渡、三岔口历史中纵览天津发展的瀚海遗墨。接着走入天津古文化街,了解天津老字号的浮沉往事。
此外,还拜访李叔同、梁启超、曹禺等名人故居,体验津沽文脉的近现代发展。而当运河使者与读者们走进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时,通过马车漫游这个富有穿越感的形式,大家对天津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感触良多。最后,天津漫游抵达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圆满结束了这次独具“津味儿”的人文之旅。
当天的主题演讲环节,陈克以《海运交汇 漕运千秋》为主题,从大运河的运载功能,解析元代起大运河天津段的海运、通航功能、漕运管理等,从天津运河粮仓、海船与河船、拨运与拨船,运河与妈祖文化等方面,为读者分享大运河天津段的历史文脉知识,全面展现大运河文化对天津城市发展的影响;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勾超带来的《大运河饮食文化》主题讲座,则围绕运河两岸那些熠熠生辉的非凡美食技艺,讲述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因大运河带来的南北融合产生了新的形态和变化,形成了新的习惯,以及中国大运河的发展是如何对饮食这一日常生活的基本存在产生影响。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主题活动自6月杭州出发,途经扬州、宿州、洛阳、聊城、沧州、天津大运河沿线七大省市。在即将到来的第八站主题活动,不仅将以“一枝塔影认通州”探寻北京的运河故事,更将对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整体活动进行全面展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