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495万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其中有110万名乡村医生;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了历史性的101.6万个。磁共振、心脏彩超、腹腔镜、关节镜等医疗设备,已进入基层医院的采购清单。一张规模巨大的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服务网逐步形成,发挥着基层医疗“健康守门人”的重要作用。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遵循。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既要“沉”下去,也要“联”起来。2019年,国家卫健委开始在全国828个县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由此拉开了卫生资源向县乡村成建制下沉的序幕。城市三级医院托管帮扶县级医院,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中心药房等资源在县域建设共享中心并向乡村延伸,上级医院医师派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服务周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联”起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数据显示,2023年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疗人次较2022年分别增加2.1亿、1.0亿、1.2亿,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5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对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此外,“互联网+医疗”的建设,也助力打破壁垒,实现更大范围的优质资源共享,让群众看病更便利、更安心。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既要强实力,也要暖人心。近年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稳步推进。去年,158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中有148家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其中67家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目前,我国92%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国超过7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达到基本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使得人民群众在基层就医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优化服务环境等软实力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增强群众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温度。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优化慢病长处方服务,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探索建立转诊中心,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互联网+”和智能化医疗信息系统……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纷纷出台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显著提高了群众就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既要“输血”,更要“造血”。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多地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定向帮扶力度。据统计,我国单个县级医院项目平均中央预算内投资从“十二五”时期的1500多万元提升至“十四五”期间的4300多万元。不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绝非强力“输血”投入资金、购买设备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比如,江苏省东台市在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过程中,柔性引进专家120名,累计开展新技术70多项、新项目150多项,有力有效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从全国来看,在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下,数千家县级医院建强临床专科,培养专业骨干,填补技术空白,完善管理制度,不断蓄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更让人心生期待的是,有关部门正合力推动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编制管理、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免费培养医科类大学生等政策。相信随着这些新政的落地,连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千县工程”等,将有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才等方面的短板,促进其自身“造血”能力加快生成,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文/王芳(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