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正处于降水季,多地遭遇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传染病的暴发。
因此,我们在灾后积极重建家园的同时,还要注意洪涝灾害后传染病的防治。了解洪涝灾害后如何识别传染病和居家急救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传染病,顾名思义,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通过某些传播途径能传播给人,并且能够引起人生病的疾病。在洪涝灾害后,由于水源污染、环境卫生恶化及人们聚集在密闭空间等原因,极其利于某些传染病的传播。本文介绍以下 4 类常见的灾后传染病。
胃肠道传染病
胃肠道传染病通常通过进食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称为粪-口途径传播。洪水冲毁公共卫生间、阴沟和动物圈舍,将人和动物的粪便播散到生活区域,人接触后引起传染病暴发流行。常见的经此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有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等。
此类传染病最常见的表现是腹泻,每日可达 3 次以上,甚至 10 余次。大便中有时会带有黏液泡沫,甚至有脓血,伴有恶臭味,这可能是痢疾的表现;霍乱的典型表现是排大量米泔水样大便,便次多,常因为脱水引起头晕、眼花、口干、虚脱。如果出现腹泻症状,我们一定要尽快补水,可以口服清水或淡盐水,也可以口服一些功能饮料,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对于感染性腹泻,不推荐盲目使用止泻药,因为止泻后致病菌不容易被粪便排出肠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腹痛是也是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病表现,可以是阵痛,也可以是持续性疼痛;可以是隐痛,也可以是剧烈疼痛。一般来讲,持续性剧烈腹痛可能是某些致命性疾病的表现,需要立刻就诊。如果在腹痛同时出现了发热、胸背部小米粒大小的红色皮疹、神志淡漠等表现,需要考虑伤寒或副伤寒。出现腹痛后,在家不推荐使用镇痛药,因为这样可能掩盖病情变化。就诊后,在医生进行查体后并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镇痛药控制症状。
洪水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甲肝和戊肝的发生风险增加,主要表现是乏力、厌食、厌油和黄疸。其中黄疸是比较特异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变黄。如果家人或自己发现有上述情形,需要就诊,切勿乱用药物,以免引起更严重的肝脏损伤。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传染病,常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感等都是此类疾病。灾后人们往往聚集在密闭空间或临时安置点,这样的环境容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
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咽喉疼痛和流涕。呼吸道传染病重在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至关重要。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口罩,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在症状较轻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病毒药物。然而,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
动物相关的传染病
洪涝灾害后,往往伴随动物的死亡、逃窜和蚊蝇滋生,这为动物相关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流行性出血热与潜藏在老鼠体内的汉坦病毒有关,可在接触染疫老鼠或其排泄物后感染。典型的表现是“三红”(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排尿量减少和皮肤出血点。出现症状后,避免磕碰,进食软流食,并立即就医处理。
还有一类重要的传染病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猪是主要传染源。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昏睡、昏迷、抽搐、瘫痪等严重症状,病情凶险。一旦出现症状应火速就诊,在等待和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意识变化,抬高床头,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后出现窒息。
外伤后传染病
洪水淹没路面后,视线受阻,外加抗灾抢险需要,工程量增加,发生外伤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我们除了需要关注水源污染、环境卫生恶化等带来的传染病风险,还需特别警惕由外伤引发的传染病,尤其是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通常发生在有严重外伤的患者身上,特别是伤口较深且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初期症状包括伤口的剧烈疼痛、局部肿胀和皮肤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气泡,并散发出特殊的恶臭味,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心率加快等。
气性坏疽病情进展快,一旦发生会快速侵蚀正常组织,往往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该病传染性强,接触者如有创口也可能发病。因此,对于任何开放性伤口,都应立即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包扎伤口,以减少与外界的接触,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洪水无情,疫病可畏,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后的传染病识别与控制。通过了解可能的传染病风险、掌握居家识别与治疗的方法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相信在科学的传染病知识指引下,一定会尽量降低洪涝灾害后传染病的发生风险,让我们全心全力重建家园。
出品丨中华医学会
作者丨宗良 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
审核丨朱华栋 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主任医师
来源:科学辟谣
编辑/韩世容